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国公

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内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六,位居※镇国公下、※镇国将军上。顺治六年(1649),增爵为十等,位次仍旧,定辅国公之子降封三等镇国将军。十年(1653),列爵十二等,此爵位次退居第八。雍正八年(1730),以冠“奉恩”封字。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十四等爵,此爵一分为二,一位次不变,即奉恩辅国公(从俗仍省称辅国公),入八分;一退居第十位,名曰不入八分辅国公。三十九年(1774),复定功恩(报答勋旧)其爵世袭、恩封(以酬帝亲)其爵降袭之制。凡出于恩泽而封者,奉恩辅国公以袭次递降至一等辅国将军为止,即以此等将军爵反复世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则降至※奉恩将军亦止,亦以此末爵世袭罔替。辅国公,正妻以封夫人,又封侧室一人。此爵缺出,即以其夫人所生一子(如无嫡,可及庶)照例办理;若末缺,此子则与辅国公夫人余子同授应封之爵。奉恩辅国公夫人余子,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侧室之子,初封一等奉国将军;妾媵之子,俱入※闲散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夫人余子、侧室之子,俱封三等辅国将军;妾媵之子,亦入闲散宗室。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箭,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游牧蒙古、回部(维吾尔族)中,亦封有辅国公爵,以授蒙古贵族者为多。

猜你喜欢

  • 芦笙舞

    苗族民间舞蹈。源于庆丰收、祭祀活动,现青年男女社交活动时,常有此舞。男子捧芦笙边吹边跳,女子伴随节奏翩翩起舞。芦笙比赛时,吹奏者边舞边作技艺较高的动作,仿效动物姿态及各种劳动及生活动作,如鹰舞、燕舞、

  • 本教

    一作“苯教”,俗称“黑教”,藏语为“本波却”。佛教传入西藏前,当地固有的较原始宗教。与中国内地古代之巫觋和世界许多地方的萨满教近似。崇信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水泽、林木、雷电、风雹等万物有灵,认为天

  • 兀者揆野人千户所

    见“兀者揆野木千户所”(113页)。

  • 候娄匐勒

    高车国王称呼。汉语意为“大天子”。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漠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因不愿随柔然豆仑可汗对北魏战争,乘柔然内乱势弱之机,率众10余万落西迁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一带)西

  • 斜卯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误作斜卵。来源于部名。散居曷懒甸(指今海兰江至朝鲜咸镜北道一带地)、木里门甸、徒门水(今图们江)、术吉水(约在今牡丹江东之老爷岭附近;一说为松花江下源之支流,在郭尔罗斯前旗东北)

  • 沃州

    ①唐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原为※昌州,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为安顿契丹松漠部落始置。武则天载初(689—690)年间,析昌州建沃州,领原契丹部落。寄治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城内,隶营州都督府,为唐建契丹

  • 瑠求

    即“流求”(1942页)。

  • 洪万

    ?—1310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重喜。辽阳行省右丞※洪俊奇长子。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入宿卫。十八年,袭父职为怀远大将军、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二十四年,从征叛王乃颜,败叛将黄海、塔不台

  • 契丹国志

    书名。旧题南宋叶隆礼撰。纪传体辽代史,凡27卷。书成于南宋末至元初。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1247)进士,由建康通判历官秘书丞。据书首进书表,书在淳熙七年(1180)上进,这与作者经历和书的内

  • 前秦世祖

    见“苻坚”(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