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鲁敌烈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乌古敌烈统军司(辖地约当今蒙古国东部及中、俄两国各一小部分)。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乌古敌烈统军司(辖地约当今蒙古国东部及中、俄两国各一小部分)。
辽金元地方政区名。天显元年(926)七月后,辽改渤海扶余府置。史载辽太祖灭渤海还,至此有黄龙出现于子城上,是日阿保机死,因得名。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府卫将渤海人燕颇据其地反辽,府废。开泰九年(1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金顶寺。位于伊犁河北固勒扎(今新疆伊宁市)。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一说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时建。有都纲三层,覆以琉璃,垣周一里许。与海努克庙,隔河相望。聚集喇嘛数千,由5鄂拓克轮值供
制举科与宏词科的合称。金代特设的延揽人才的制科之一。明昌元年(1190),于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和女真进士诸科之外增设此科。制举科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材”、“达于从政”等科目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四年(1675),从征陕西叛镇王辅臣。八月,随振武将军佛尼勒至滴水岸,破敌副将2人。又败敌彭总兵等于宝鸡县栈道之仰天池高山。敌四川总兵石遵礼等7千余出栈道在益门
元朝将领。又译忽邻。蒙古亦乞列思氏。※孛秃驸马曾孙,札忽儿臣子。尚宪宗蒙哥汗女伯牙伦公主,称“古列坚”(意“驸马”)。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一作十四年),以诸王脱黑帖木儿结昔里吉劫持汗子北平王那木
我国云南省部分地区自称毕僳(米必苏)的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其相邻的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6000左右。在国外,缅甸、泰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罗格依,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伊克噶札尔阿齐图山,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界;南至乌兰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巴颜哈喇接土谢图汗部中旗界。有佐领8。会盟于克鲁伦
又作“转生”、“化身”。喇嘛教首领的继承制度。本于佛教灵魂转世、生死轮回之说,上自达赖、班禅,下至呼图克图等,皆能不昧本性,身死后,寄胎转生,复接其前身之职位。始于噶玛噶举派第二代祖师※噶玛拔希(12
即“乌斯多”(337页)。
545—612北周、隋大臣。字次武。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先祖代人,后迁洛阳、长安。燕国公、大左辅※于寔子。少聪敏好学,师事博士李详,习《周易》、《三礼》。初为赵王宇文招属下,历迁安固太守、御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