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卿
清朝将领。云南阿迷州(今开远)人。回族。乾隆十年(1745)中武进士。二十年至三十五年间1755—1770,由贵州守备、都司、游击升至四川越嶲营参将。三十六年(1771),参预平定大小金川。三十八年(1773),升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十九年(1784),擢福建建宁镇总兵,参予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五十五年(1790)因病归里。
清朝将领。云南阿迷州(今开远)人。回族。乾隆十年(1745)中武进士。二十年至三十五年间1755—1770,由贵州守备、都司、游击升至四川越嶲营参将。三十六年(1771),参预平定大小金川。三十八年(1773),升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十九年(1784),擢福建建宁镇总兵,参予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五十五年(1790)因病归里。
见“额尔济纳”(2533页)。
?—1681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柯齐礼氏。索尔和诺子。初袭父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补西安驻防牛录章京。从征湖广,署夸兰大。康熙八年(1669),升副都统。十三年(1674),同西安将
清末成都京剧院。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约1885—1900年间)。由成都回人苏元泰(字玉阶)在北京聘请京剧艺人高云波、云兰波、陆树田入川,组建京剧班子“可园”,为成都最早的京剧院,破例接待男女观众,仅分别
见“元钦”(228页)。
1529—1575明建州右卫著名首领。又名科勺。女真族。喜塔拉氏。多贝勒子。曾就学抚顺,兼通女真、汉族语言、文字。嘉靖间(1522—1566),史称建州右卫都指挥使(《明实录》不载),自称都督,俗称阿
清代开发新疆的措施。新疆古称西域,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屯田,但规模均不及清代。清屯政创设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统一天山南北后,始大规模兴屯。垦区遍及天山南北,尤以天山北
即“诺曷钵吐谷浑可汗”。参见“诺曷钵”(1332页)。
?—1756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姓马佳氏。阿音布玄孙。康熙六十一年(1722),袭骑都尉世职。乾隆四年(1739),授盛京协领。历官广东、宁夏副都统。十九年(1754),率宁夏兵千人赴北路军营,从
“僚”音“佬”。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与古代百越族系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有密切渊源关系。有乌浒僚(乌武僚)、俚僚、蛮僚、守宫僚、南平僚、鸠僚(后作葛僚、仡僚、仡佬)、夷僚、土僚(都僚)、飞头僚等名称或分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十七年(1384),明廷遣使赐长河西千户若判等97人绵布各二疋。其地通过传统茶马互市加强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初,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