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部落

部落

原始社会由若干氏族或二个以上胞族组成的社会组织。有的由几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新老氏族结合而成,有的是几个保持通婚关系之毗邻氏族的联合。血缘系谱已不是组成部落的必要条件。对其形成有3种不同看法:出现于氏族之前;与氏族同时;在氏族之后。国内以后两种观点为主。部落有专门名称,一定的地域疆界,统一的语言或方言,特定的经济、宗教、文化活动,以及酋长、军事首领、祭司和部落议事会。为对付其他部落的征伐或图谋向外扩张,具有共同语言、血缘、或姻缘关系的部落,往往在相互需要的前提下,结合成部落联盟组织。按社会发展阶段,通常有母系部落和父系部落之分;按主要经济形态则称之为采集狩猎部落、游牧部落、农业部落等。部落组织前期,保留着较多民主气氛。酋长等头人由部众民主选举产生,不称职者可以撤换。随着私有制经济成分增长,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军事民主制向酋长专权倾斜,酋长本人及其显贵家庭逐步主宰着部落事务和议事会的人选,最终把酋长职位变为世袭。历史上轩辕部落包括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黑云氏和黄云氏五个氏族;庖牺氏部落有飞龙氏等11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姜寨文化遗址系一个完整的部落村庄。春秋时期的濮人尚是一些分散的小部落。在当代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属于次生或变异形态的部落组织。如高山族中的曹人,基本为狩猎部落;高山族鲁凯人,在封建领主制下保留着农业部落躯壳;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在游牧社会中残存着部落组织;西盟佤族和珞巴族则是在家长奴隶制下存在着部落制残余。

猜你喜欢

  • 冉智

    十六国时期冉魏太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开国主※冉闵子。以父为后赵石虎养孙,遂以石为姓。后赵青龙二年(350),父废杀赵帝石鉴,自立为帝,复姓冉氏,立为皇太子。冉魏永兴三年(352),父出

  • 哈尼

    赫哲语音译,意为“思想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二个灵魂。据传,它能暂时离开人的肉体,到远的地方去;人在睡觉时,它离开人的肉体,和别人的灵魂或神

  • 苑川

    古地名。即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以汉置牧师苑于川内,故名。又以在汉勇士县境内,亦名勇士川。原为鲜卑莫侯氏居地。约东晋初,鲜卑乞伏述延(西秦国君乞伏国仁曾祖)破该部,迁居于此。其孙乞伏司繁立,于东晋废

  • 廉惠山海牙

    元朝大臣。字公亮。畏兀儿人。※布鲁海牙孙,广德路达鲁花赤阿鲁浑海牙之子。幼丧父,家境贫寒。及长,谢绝入宿卫,愿入国学读书。至治元年(1321)进士,授承事郎、同知顺州事。在官期年,召入史馆,预修英宗、

  • 杨安

    东晋时前仇池国宗室、前秦大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君主※杨国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被晋封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次年,父被从祖杨俊所杀后,投奔前秦苻生。兴宁、太和年间,屡随前秦王

  • 润黎

    汉语称“本地黎”。黎族一支系。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白沙县境。以农业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稻米、玉米、薯类,解放前园艺极不发达。手工业有纺织、编织、制陶等。过去男子服饰极简单,下身仅围一块腰布,也有穿上衣和裤子

  • 钟全

    ?—1234宋末畲族起义首领。畲族,江西赣州人。宋宝庆元年(1225),于赣州率畲、汉族起义军,响应以汉族义军首领陈三枪为首的起义队伍,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战术,抗击官

  • 却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互助县。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建。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清朝赐“广教寺”(亦云广济寺)匾额,许建九龙壁一座

  • 段随

    ?—386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原为慕容冲部将,更始二年(386)二月,冲为左将军韩延所杀,立其为燕王,改元昌平。三月,为左仆射慕容恒、小将军慕容永等袭杀。

  • 大都利行

    ?—728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长子。唐开元七年(719),祖父高王大祚荣死,武艺即位。次年,唐遣使册封大武艺时封之为桂娄郡王。十四年,奉父命朝唐,留侍宿卫,唐授以武官爵衔。十六年(728),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