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郭隆真

郭隆真

1894—1931

无产阶级革命家。女,原名郭淑善,后化名嵌浚、林一等。直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回族。1913年由元城高小被选送到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与马骏、刘清扬、邓颖超等从事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发起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被推为该会讲演队长。来往于京、津之间,宣传反帝爱国主张,同年9月与周恩来、马骏、刘清扬、邓颖超等发起组织“觉悟社”,三次遭拘捕,坚贞不屈。1920年与周恩来、张若名等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在巴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由李大钊派遣回国。任北京市党部妇女委员,并任职香山慈幼院地下党支部书记。创办缦云女校,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1927年4月与李大钊等先后被捕,判处12年徒刑。1年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29年初调哈尔滨从事工人运动,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职工委员会书记等职,领导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工厂铁路工人的斗争,创办《北满工人》、《火车头》等革命刊物。1930年初被派往青岛从事工运和妇女工作,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员、青岛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不久,在泡口纱厂、大英烟草公司开展工作时被捕,次年初解押至济南第一监狱,重刑不屈,被杀害于千佛山下。

猜你喜欢

  • 金牙军

    唐西域军事建置。位于今伊犁河北岸。驻有军队,卫戍边疆。金牙军与各守捉、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南山

    西域古山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大月氏回国时,沿南山东行。《汉书·西域传》:从鄯善(今新疆若羌)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今新疆莎车),为南道;于阗(今新疆和田)在南山下;西域南山,东出金城郡

  • 褚来四

    傈僳族抗英首领。云南泸水县人。傈僳族。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国殖民主义者派郝滋上校率领2千侵略军以武力强占中国片马,为收复失地,片马各村寨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蓑衣兵”抵抗英军,他亦在

  • 游牧八旗

    清代中央部院直辖的蒙古旗。即内属旗。特点是:多以获罪者部属,或需要加以防患的降众编设;不设札萨克(旗长)和会盟,多置总管于本旗营内执行各项政令、差役,凡事无自主权,须接受严格控制;平时其兵差亦由国家供

  • 纳木错

    湖名。藏语音译,意为“天湖”,蒙语称“腾格里海”。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北当雄县和班戈县间。面积1993平方公里,有波曲等水注入其间,为西藏第一大湖,全国第二大咸水湖,亦是著名佛教圣地之一。

  • 宁城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该县县长、蒙古族吴椿令主编。1935年2月组织本县人员编纂。主要内容:县沿革、行政、区划、机构、城镇、风俗、户口、财政、金融、司法、教育、卫生、交通、农业、林业、商业、社会事

  • 相佑助译者

    见“助译者”(1069页)。

  • 接龙帽

    苗族头饰。每逢举办接龙祭典时,妇女所戴的一种银冠。帽后部拖有50公分长的银链,上缀铃、花、鸟、蝶等形体的各种银制小物件。顶部有银花、雀等。幅沿周围缀有银铃。全幅所缀银饰品近百种。做工精细。流行于湘西、

  • 失主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昔只兀惕。蒙古尼伦诸部之一。与成吉思汗所出之乞颜、孛儿只斤氏同源。据《史集》载,其始祖为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第三子抄真。依《元朝秘史》载,其始祖为海都之叔纳臣之子失主兀歹,以

  • 乌贪訾离

    西域古国名。王治于娄谷(今新疆呼图壁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0余,口230余,胜兵57。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各1人。其国本为车师后王辖地,汉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