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库吞
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袜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的传统冬用袜,常于穿靰鞡鞋时穿之。
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袜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的传统冬用袜,常于穿靰鞡鞋时穿之。
1082—1186金将领。暗土浑河人,后徙天德(治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女真族。夹谷(亦作加古)氏。兀屯之子。多智略,力过人。从完颜娄室攻系辽籍女真人,招降照三等,救斡鲁古于咸州,败辽兵于押鲁虎城及
彝语音译。又称“子术”。四川凉山阿都土司统辖地区单身奴隶名称,类似※呷西。归黑彝占有者,无任何人身自由,随时可被买卖或杀死。归土司占有者,在衙门内做杂活,境遇稍好。
即“穆”(2554页)。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汉籍又译作“五路”。清文献译作“兀鲁特”、“吴鲁忒”、“鄂罗郭特”等。源于蒙元时期的※“兀鲁兀惕”(又作“兀鲁吾”、“吾鲁兀”等),为元代“五投下”之一。游牧于大兴安岭以东,明初为好
1718—1763清代青海玉树第十九代囊谦王。藏族。雍正十二年(1734)会盟时,受清封为千户,赏戴花翎。乾隆七年(1742),赴拉萨朝拜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赏号纸。九年(1744),再赴西藏拜郡王
清代八旗中建有功勋的人员本身及本支直系成员得以抬高旗籍的一种制度。其制:凡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包衣(俗称内务府三旗)立有功绩者,可抬入八旗满洲,“上承恩泽”;下五旗(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643—718唐代吐谷浑王妃。名李季英。陇西狄道(治今甘肃临洮)人。唐太宗之再从堂妹,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早识书达礼。永徽三年(652),唐高宗应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弘化公主请婚,封以此号,许与吐谷浑王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古县名。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战国时,楚将庄蹻伐夜郎,曾军至其地。秦置县。治在※且兰(今贵州福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牂柯郡,为辖县之一,时称故且兰。西晋改故且兰县置且兰县,治所在今贵州黄县
维吾尔语音译,又译察喇克、札拉克、辄勒克。原义为“四分之一”、拃、秤子。此指重量单位。各地标量不同,有10斤、20斤、16斤为1察拉克者。但称量药材、生丝、香料的察拉克是称量粮食之察拉克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