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金上京遗址

金上京遗址

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原为女真完颜部发祥地。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后,为金都城。太宗天会(1123—1135)年间,始建城郭、宫殿。海陵王迁都燕京时下令焚毁。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复建。遗址由毗连的南北城组成,中间以腰垣为限,南城内有子城即皇城。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3米。2城整个外围周长10873米。夯土版筑的城墙至今仍高达3至5米,颓垣基阔7至10米。城外垣现有马面89个,间距80至130米不等,南垣16个,西垣29个,北垣11个,东垣28个(其中有两处每处2个,有一处为3个),南北2城五个突出角亦有马面痕迹。北城东垣一段已毁,约3个马面已不存,故该城原有马面总数约为92个。南北2城现有城门痕迹9处,北垣1处,东垣、南垣、西垣、腰垣各2处。其中7处带瓮城遗址,1处已不明显,仅腰垣东侧一门确无瓮城。瓮城和马面如此繁密,是金代古城中比较典型的。城外周围及腰垣南侧均有护城河遗迹。皇城位于南城内偏西处,现尚存午门遗址。据实测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墙基宽6.4米。午门两侧现有土阜各1个,高约7米。应为东西二阙遗址。皇城内今存宫殿基址多处,其中有五处排列在午门后的中轴线上,高出地表近2米。其中第二处和第四处较大,可能为朝殿(敷德殿,宵衣殿,稽古殿)和凉殿(重明殿、五云楼)基址。前四重正殿址两侧有左右廊基址,各长约380米,宽约11米。皇城内宫殿基址今遍布筒瓦,内有粗布纹的各种型号的版瓦、方型精砖、云龙纹雕砖、条纹砖和长方型粗砖;兽面纹、花纹、龙纹灰瓦当及绿釉琉璃瓦、龙纹瓦当、龙纹勾滴、凤头等。城内及其附近出土的文物有铜印、铜镜、铜钱、铁制兵器和生活用具、陶瓷、碑刻、金银器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设金上京文物管理所专门负责保护该遗址。

猜你喜欢

  • 冒离纳钵

    金代契丹语音译。地名。“冒离”意为“马”,“纳钵”意为“行在所”合之则为皇帝歇马驻跸之地。即金上京。见“上京”(114页)。

  • 撒里

    蒙古国将领。又译撒立。塔塔儿氏。合剌·蒙格秃·兀赫子。初从蒙哥汗攻东胜堡等地,以骁勇,受赏赐,留作近侍,深受信任。享“那颜”(官人)称号。宪宗三年(1253),与诸王秃儿花攻欣都思(今印度),怯失迷儿

  • 阿礼海牙

    元朝大臣。又作阿礼海涯、阿卜海牙、阿不海牙。畏兀儿人。集贤大学士脱列子,同知枢密院事※野讷之弟。早年为武宗、仁宗宿卫,以清慎通敏,甚见信任。皇庆元年(1312),任参议中书省事,后升参知政事、左丞、右

  • 塔斯哈

    ?—1830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姓瓜尔佳氏。嘉庆五年(1800),由前锋补印务笔帖式。道光五年(1825),累官前锋参领。六年,随山东巡抚武隆阿赴福建,参与镇压彰化县民起事,继征讨新疆张格尔叛乱。

  • 斜离底

    辽代部族名。辽初即为辽所征服,成为辽的属国。向辽朝贡无常,有从征义务,但出兵无常额。《辽史》有太祖五年(911)派使节入贡的记载。有人认为,此部即《辽史·百官志》所记北面属国官中之达里得部(亦曰达离底

  • 地粟袁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五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期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跋提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率部入牧漠南草原,夏还居漠北。卒后,柔然分为两部,长子匹候跋继其位居

  • 管勾和市

    西夏官吏名。景宗李元吴于建国初期设置,掌与宋朝的和市贸易事务。

  • 阿达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工诗。曾与文学家程敏政相唱和。有《香泉和篁墩学士》等诗传世。

  • 慕容宝

    355—398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道祐,小字库勾。※慕容垂第四子。初随父附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后,乘苻坚兵败势衰之机,于晋太元九年(384),劝其父称燕王,被

  • 保义可汗记功碑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