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王公功绩表传》。清祁韵士等纂。120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书。有汉、满、蒙3种文本。汉文本最先告竣。满文本据汉文本译成。蒙文本又以满文本为蓝本译就。体例仿《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一部落立一表传,以年月日为编次,条其归附先后,叛服始末,封爵次第。功绩显著王公,于部落后每人立一专传,记其建功端委,传派之亲疏。取材以内阁大库库贮红本及《实录》为准,参酌理藩院所存世谱及蒙古各部呈送朝廷的蒙文报告。其部落地界,则据皇舆全图。分43表,33总传,284列传。其卷次布列顺序为:(1)科尔沁部表,扎赉特部表,杜尔伯特部表,郭尔罗斯部表;(2)喀喇沁部表,土默特部表;(3)敖汉部表,奈曼部表,巴林部表,扎噜特部表,阿噜科尔沁部表,翁牛特部表,克什克腾部表,喀尔喀左翼部表;(4)乌珠穆沁部表,浩齐特部表;(5)四子部落表,茂明安部表,乌喇特部表,喀尔喀左翼部表;(6)鄂尔多斯部表;(7)喀尔喀土谢图汗部表;(8)喀尔喀车臣汗部表;(9)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表;(10)喀尔喀赛音诺颜部表;(11)阿拉善厄鲁特部表,青海厄鲁特部表;(12)西藏部表,绰罗斯部表,杜尔伯特部表;(13)土尔扈特部表,和硕特部表;(14)哈密回部表,吐鲁番回部表;(15)居归化城之土默特表,居察哈尔之和硕特表,居黑龙江之厄鲁特表,居科布多之扎哈沁表;(16)居京师之回爵表,居新疆之回爵表;(17)至(19)、(20)科尔沁部及土谢图汗奥巴等传;(21)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及贝子蒙衮等传;(22)郭尔罗斯部及镇国公布木巴等传; (23)、(24)喀喇沁部及贝勒固噜思奇布等传;(25)土默特部及达尔汉镇国公善巴等传;(26)敖汉部及郡王班第等传; (27)奈曼部及郡王衮楚克传;(28)巴林部及郡王色布腾等传; (29)扎噜特部及贝勒内齐等传; (30)阿鲁科尔沁部及贝子穆彰传;(31)、(32)翁牛特部及杜棱郡王逊都棱等传;(33)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部及贝勒衮布伊勒登、一等台吉索诺木传;(34)乌珠穆沁部及和硕车臣亲王多尔济等传;(35)浩齐特部及郡王博罗特、噶尔玛色旺传;(36)苏尼特部及郡王腾机思等传;(37)阿巴噶部及郡王多尔济等传;(38)阿巴哈纳尔及贝勒色棱墨尔根等传(39)四子部落及卓哩克图郡王鄂木布传;(40)茂明安部及一等台吉僧格等传;(41)乌喇特部及镇国公图巴等传;(42)喀尔喀右翼部及达尔汉亲王本塔尔等传;(43)、 (44)鄂尔多斯部及郡王额璘臣等传;(45)至(52)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及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传;(53)至(60)喀尔喀车臣汗部及车臣汗乌默客等传;(61)至(68)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及扎萨克图汗策旺扎布等传;(69)至(78)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及和硕亲王善巴等传;(79)、(80)、(81)阿拉善厄鲁特部及贝勒和啰理等传;(82)至(90)青海厄鲁特部及亲王察罕丹津等传;(91)、(92)、(93)西藏部及镇国公珠尔默特策布登等传;(94)绰罗斯和硕亲王达瓦齐列传;(95)至(100)杜尔伯特部及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等传;(101)至(105)、土尔扈特部及卓哩克图汗渥巴锡等传; (106)、(107)、(108)和硕特部及土谢图贝勒恭格等传;(109)哈密“回部”及一等达尔汉额贝都拉传;(110)、(111)吐鲁番“回部”及郡王额敏和卓等传;(112)土默特辅国公喇嘛扎布、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列传;(113)土默特右翼都统讬博克列传;(114)和硕特贝子纳噶察、辅国公色布腾等列传;(115)厄鲁特辅国公巴桑、一等台吉阿卜达什、扎哈沁三等公祃木特列传;(116)至(120)驻京和新疆各“回爵”霍集斯、鄂对等传。是书版本很多,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刻本,《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本,内府刻本,国学图书馆本。

猜你喜欢

  • 婆卢木部

    金代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婆卢买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境布雅密河)流域,故名。金熙宗悼平皇后之父裴满达(本名忽挞)即为该部人,以功授世袭猛安,拜太尉,封徐国公。

  • 撒梅

    ?—1588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属下腻乃之酋长,万历十五年(1587),伙同雷波头目杨九乍,黄螂头目安兴抢掠营丁、赖因、烟溪等处

  • 伊斯满

    见“亦思马因”(873页)。

  • 贴军户

    见“正军户”(480页)。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翁金河。东至图鲁根山,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伊克布拉克,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南至博尔查克,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乌拉克图,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 蒲甘入侵金齿

    元至元十四年(1277),缅甸蒲甘王朝以干崖傣族“帮助”元朝为借口,命大将释多罗伯率军5万,战象800只、马万匹,大举入侵干崖(今盈江)、南甸(今梁河),并企图攻占腾越(今腾冲)、永昌(今保山),进袭

  • 拉珈语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

  • 口利

    蒙古族古代宴客习俗。饮食时主人先尝一口以示无毒。一作“口到”。蒙古族自古就十分好客,乐施善予。萧大亨《夷俗记》载:“有生平不相知识,或贫或馁,不必卑辞哀请,直入其幕而坐之,主人食即以其食剖而分之。以故

  • 陆米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六米。原为村寨所处地名,渐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云县、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长昂

    ?—1607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又称专难、贵英。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影克长子。幼失母,由姨母和姑母养育成人。隆庆元年(1567),父南下攻入明境,被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