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廉上思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壮族地区武装起义。亦称“戊申马笃山之役”。光绪三十四年(1908,岁次戊申),夏历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派黄兴率领壮、汉等族武装志士200余人攻占钦州(今广西钦州),二十七、二十八日,在小峰歼清军一个营;二十九日,又破清军两个营于大桥;三月初二,在马笃山击溃清军三个营,缴获步枪300余支;又在壮族村寨那楼、大菉等处夜袭清军。转战钦、廉(今广西合浦)、上思(今广西上思)等地,坚持斗争达40余日,历经大小数十次战役,屡获胜,威名大振。后因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孙中山领导的壮族地区武装起义。亦称“戊申马笃山之役”。光绪三十四年(1908,岁次戊申),夏历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派黄兴率领壮、汉等族武装志士200余人攻占钦州(今广西钦州),二十七、二十八日,在小峰歼清军一个营;二十九日,又破清军两个营于大桥;三月初二,在马笃山击溃清军三个营,缴获步枪300余支;又在壮族村寨那楼、大菉等处夜袭清军。转战钦、廉(今广西合浦)、上思(今广西上思)等地,坚持斗争达40余日,历经大小数十次战役,屡获胜,威名大振。后因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泰定二年(1325),宪宗蒙哥子昔里吉之子晃火帖木儿始受封。
古代博戏。原属胡俗,相传于南北朝时,由天竺传入。《魏书·蒋少游传》云:高祖时有“赵国李幼序、洛阳丘何奴并工握槊。此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
?—1683清代学者。初隶满洲镶蓝旗,后改隶内务府满洲镶黄旗。号海龙公。完颜金裔。顺治二年(1645),选授内院六品笔帖式。九年(1652)进士。擢刑部给事中。康熙七年(1668),任实录纂修官。译著
西夏高僧。党项人。被封为真义国师。在榆林窟(今属甘肃省安西县)西夏晚期洞窟29窟西壁绘有供养像,其像后有沙州、瓜州监军司官员供养像。
即“合懒路”(835页)。
?—1790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喀喇玛特系和卓。号额尔克和卓。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玛木特玉素普次子喀喇玛特和卓孙,※布拉呢敦、※霍集占从叔父。早年被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农具。多选用树枝简单加工制成。圆柱状,长约40厘米,直径约3厘米,一端削尖。用以除草和松土。铁器传入后开始安装长约10厘米的铁嘴,劳动工效大大提高。
即“吴八月”(1073页)。
金朝官员。女真族。完颜氏。开国功臣秦王※完颜宗翰孙。累官同知曷苏馆路(治今辽宁复县西北永宁)节度使事。世宗大定元年(1161),任刑部侍郎,充都统,与副统完颜布辉自东京(今辽宁辽阳)先赴中都(今北京)
见“舐碱鹿”(18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