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铁穆耳

铁穆耳

1265—1307

元朝第二代皇帝。又译铁木耳。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次子※真金太子第三子。蒙古语尊称完泽笃皇帝。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世祖征叛王乃颜有功。翌年,受命抚军讨乃颜党合丹、火鲁火孙,迫合丹败亡高丽。三十年(1293),受皇太子宝,抚军北边。次年,世祖死,与长兄晋王甘麻剌发生汗位之争,在权臣伯颜、玉者帖木儿等拥戴下,即汗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大德三年(1299),命侄海山出镇漠北,讨叛王海都、笃哇。五年(1301),大败叛军,迫海都走死。七年(1303),笃哇归降,漠西北乱平,结束了延续40余年的皇室内战。重振大汗在诸汗国中的宗主地位。在位期间,守世祖成法,世称“平允”。停止对外战争,采取措施支助农桑,减免租赋,罢冗官,限制诸王豪权掠夺民田,缓和了社会矛盾,基本上保持了守成局面。但因横费不节,滥赏权贵,致使国库空虚,“岁入之数,不支半岁”(《元史》卷20),动支钞本。妄自兴师镇压八百媳妇国,加重西南地区人民负担,激起蛇节等起义。晚年长期患病,委政于卜鲁罕皇后及大臣,“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壶,外则委于宰臣”(《元史》卷21),纲纪渐坏,政局趋衰。武宗即位后,追谥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猜你喜欢

  • 皮筏子

    亦称筏子,古称革船。黄河中、上游一带回、东乡、保安、撒拉、汉等民族传统水上运载工具,以兰州一带为最多。由来已久。据《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遣兵乘“革船”南下水。《旧唐书

  • 野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穆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女真野人首领可成哥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哥吉河等四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黑龙江口北侧岳米河流域。

  • 巴只吉惕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赤招降。

  • 匹候跋

    ?—394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六代首领。郁久闾氏。※地粟袁长子。父卒,与其弟缊纥提将柔然分为两部,缊纥提率一部别居西部,本人继父业居东部,据有今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北魏登国六年(391),因脱离鲜

  • 迭鲁敌烈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乌古敌烈统

  • 物力户

    见“课役户”(1956页)。

  • 跋桑希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

  • 教气艾

    又称“奔柴”。佤语音译。意为“做鬼的人”。解放前云南佤族地区对巫师的称呼。每个村寨有数个或十多个不等,通晓各种宗教仪式,会念驱鬼咒语和看鸡卜,除主持大的宗教祭祀活动外,还专门替人杀牲驱鬼治病。所取报酬

  • 农主

    西夏农田占有者。可占有使军、奴仆。有头监进行管理。

  • 答思麻万户府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又译列思麻、别思麻、刊思麻万户府。洪武七年十二月(1375)置。辖地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境。正统十四年(1449),明廷令故万户喇嘛坚藏卜子完卜绰思吉坚灿袭为指挥佥事。景泰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