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巴泰

阿巴泰

1589—1646

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初封台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与大将费英东等讨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后金天命三年(1618),从努尔哈赤破抚顺城。六年(1621),任一等都堂。八年,与贝勒德格类等征蒙古扎鲁特部,追斩昂安。十年,与莽古尔泰等诸贝勒援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解克勒珠尔根城围。十一年,皇太极即位,封贝勒。以不得和硕贝勒封号,怀怨。天聪9年(1627)五月,皇太极亲征锦州,奉命守都城。二年,与岳讬统兵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三年,从皇太极攻明,与阿济格贝勒率左翼军克龙井关、汉儿庄,击溃山海关援军,下遵化,趋通州。与岳讬合击明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与莽古尔泰攻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继克张家湾、蓟州,战刘兴祚于山海关,驻守永平。五年(1631),初设六部,掌工部事。从皇太极围大凌河,击锦州援军。七年,献策,力主先攻明。与阿济格略明山海关。八年,从皇太极攻宣府,克寻邱等县。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饶余贝勒。驻防噶海城。三年,奉命监筑都尔弼城(今辽宁省彰衮县城),治盛京至辽河大路。从多尔衮征明。五年,与多尔衮督义州屯田,败明杏山、松山兵,更番围锦州。败明总兵洪承畴13万援兵于松山。七年,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克杏山。以奉命大将军征明,破蓟州等州县,俘明鲁王朱以海等诸王。顺治元年(1644),晋多罗饶余郡王。三年三月卒。康熙元年(1662),追封和硕饶余亲王。十年,追谥敏。

猜你喜欢

  • 也里古纳昆

    地名。又译额儿古涅昆。“也里古纳”意为“险峻”,“昆”意为“山崖”,指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东南一带。据《史集》传说,蒙古人的远代祖先居该地深山密林中,后人口繁衍,居地不足,遂熔铁破山,进入草原。成吉思汗

  • 苴义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末代大理总管※段明次子。洪武十五年(1382),明将蓝玉、沐英等攻破大理,与大理总帅段世及长兄苴仁同被俘(一说其父亦在被俘之列)。十六年,兄弟同被押送至明京师(今南京)

  • 陈大六

    ?—1868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作陈大陆。贵州天柱人。侗族。初,为反抗清朝暴政,与姜映芳共同在家乡组织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与龙海宽率兵东进湖南,攻打瓦寨、青溪等地,截断清军入

  • 莫侯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莫侯领部而得名。原居于苑川(今甘肃兰州东),拥众2万余落。西晋末十六国初,为乞伏鲜卑乞伏述延击破,并入乞伏部。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 回回教

    又称“回回教门”,或简称回教。是中国对伊斯兰教的古称之一。最早见于明初回回人马欢著《瀛涯胜览》一书。自宋以来,汉文史籍中,多用回回一词泛称国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族或国家,因而伊斯兰教也习称为“回回

  • 沙蜜

    土族第一代纳土司。蒙古族,一说藏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遂以纳为姓。明洪武四年(1371),率部落归附明朝,授总旗,世袭,曾辖有“土舍”、“土民”200余户、男女1068人。附纳土司世系(居地西宁

  • 清仁宗

    即“颙琰”(2508页)。

  • ?—前134故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范阳靖侯(一作范阳侯),赐食邑6200户。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卒。翌年,子德嗣。

  • 孟肙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元至顺二年(1331),与八百等处宣慰司同时建置。《明史·地理志》称,孟绢路(即孟肙路)属八百宣慰司。其地在八百媳妇国境内,今泰国北部清迈等地。为傣(泰)族居地。

  • 长孙肥

    ?—408北魏大臣。代人。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代王拓跋什翼犍时,年13,选为内侍。后从拓跋珪投奔独孤及贺兰部,常侍左右。登国(386—396)初,为大将,从征匈奴独孤部刘显及库莫奚、贺兰部,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