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
古族名。今哈尼族。哀牢山镇沅、墨江、普洱等县哈尼族之自称、他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阿木州》:“阿木是东向日出之一州……。产马不少……。其地有良土地、好牧场,故牛及水牛亦甚多。凡生活必需之品,悉皆丰饶。则应知此阿木国后为交趾国,相距十五日程;交趾国后有班加剌国,相距三十日程。”认为阿木或指元代之阿宁万户府(治今滇南开远),或指安宁州(在文山及富宁间)。阿宁或安宁为哈尼族别称阿尼之附音。按其地望,当在今滇南哀牢山、六诏山区域。参见“哈尼族”(1633页)。
古族名。今哈尼族。哀牢山镇沅、墨江、普洱等县哈尼族之自称、他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阿木州》:“阿木是东向日出之一州……。产马不少……。其地有良土地、好牧场,故牛及水牛亦甚多。凡生活必需之品,悉皆丰饶。则应知此阿木国后为交趾国,相距十五日程;交趾国后有班加剌国,相距三十日程。”认为阿木或指元代之阿宁万户府(治今滇南开远),或指安宁州(在文山及富宁间)。阿宁或安宁为哈尼族别称阿尼之附音。按其地望,当在今滇南哀牢山、六诏山区域。参见“哈尼族”(1633页)。
即“龙城”(494页)。
参见“嘎的林耶”(2450页)。
即“多览葛”(849页)。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禾爽主商贾”,即掌管商业贸易事务,类似近代的商贸部。主官由最高军政大员※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525北魏宗室。字建扶。鲜卑元氏(拓跋氏)。阳平王新成第五子,广平王洛侯嗣子。史称其“性耿介,有气节”。颇得从侄孝文帝元宏器重,以其能匡辅社稷,故改名为匡。宣武帝元恪即位,历任给事黄门侍郎、肆州刺
见“伯颜猛可”(1092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尔哈图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女真首领亦能歌、斡罗失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阿儿温河等二卫同时设立,以亦能哥等为指挥、千百户,赐诰印、冠带等,在今吉林省延
?—1583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亦作满兀带,又称七庆朝库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第五子。驻牧于张家口东北塞外大沙窝、三间房一带,与左翼察哈尔部相邻并通婚姻。隆庆
见“布延巴图尔鸿台吉”(473页)。
元朝宗王。又译药木忽儿、要木忽尔、岳木忽而等。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里不哥长子。世祖至元八年(1271),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十三年(或作十四年),暗结蒙哥汗子河平王昔里吉及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