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术鲁

阿术鲁

蒙古国将领。又译阿察儿、阿只乃。斡剌纳儿氏。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任博尔赤(司膳)。南宋嘉泰三年(1203),从战克烈部王罕,兵败合兰真沙陀,与铁木真共饮班朱尼河水誓盟。后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享“拔都儿”称号,故又称阿术鲁拔都儿。元太祖十一年(1216),征辽东女真,破蒲鲜万奴。二十一年,从征西夏,次年,领兵围攻夏都中兴府,迫夏主李��降,杀之。太宗四年(1232),从伐金,收降信安,取20余城。金亡后,又攻宋归德,取宿州、泗州。宪宗二年(1252),赐大名路550户为食邑。不久,以年迈辞官。

猜你喜欢

  • 郭尔钦

    ?—1670清朝大臣。蒙古镶白旗人。初袭叔父阿尔沙护墨尔根一等甲喇章京世职。崇德元年(1636),从征朝鲜。顺治元年(1644),从清军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二年,议叙,由一等甲喇章京世职加半个前程

  • 马克里恰堪

    清末新疆哈萨克族头人。同治七年(1816)六月,在沙俄军队强占我国布赫塔马河以北地区时,不受沙俄威逼利诱,率部众220余帐迁入乌柯克卡伦。同年秋,沙俄进占我乌柯克等卡伦后,又毅然率所部500余户迁往霍

  • 平定准噶尔方略

    书名。乾隆三十七年(1772)傅恒等奉敕编纂。有前、正、续三编。首编54卷,自康熙三十九年(1700)七月乙未起,迄于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壬申;正编85卷,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起,至乾隆二十五

  • 牙兰千户所

    元置。牙兰,一作雅兰。因设于雅兰河(即金代耶懒水,前苏联称塔乌黑河)流域而得名。金代在此曾设耶(押)懒路,后因地瘠,女真猛安户大多迁至恤品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该所千户皂化归附于明。明代为野人

  • 大鸾河

    渤海国王室后裔。初仕东丹国。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六月,宋太宗灭北汉,由晋阳(故址为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移兵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伐辽,他率小校李勋等16人,部众300骑

  • 头项

    西夏党项军事单位。各首领所将之种落兵为1溜,8溜为1头项。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合流处。东与北接俄罗斯边界,西达萨尔金河、南抵邦吉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车棱札布避噶尔丹掠,率众徙牧俄罗斯境。三十二年(1

  • 段思良

    ?—951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第三世国王。一作段思胄。白族。大理人。段保隆次子,※段思平弟。早年家境没落,随父兄在乡间从事农牧,甘贫度日。时为郑氏大长和国(902—928)后期,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把持

  • 幕㧑

    唐代南诏武职名。南诏依据境内各地区人口的疏密、可出乡兵的多少,划分为大府、中府、下府、小府四级军事组织,每府设主、副将各1人,幕㧑即为小府主将,幕览为副将,掌本府乡兵的征集、派遣、训练等

  • 道德司

    西夏官署名。掌管道教事务。西夏汉文本《杂字》司分部有载。应为西夏《天盛律令》中道士功德司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