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泥

阿泥

古族名。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斡泥”、“窝泥”、“和泥”、“和尼”、“倭泥”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其族分布极广。天启《滇志·种人》:“阿迷州(开远市)称阿泥”,同书“云南府”:“阿泥井在城北二十里江头村,环村居民取汲焉。”今昆明北郊江头村,明代曾有阿泥人居住,村内阿泥井因居民而得名。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蒗蕖”(滇西北今宁蒗彝族自治县南部)之东有“打冲河”(四川西南雅砻江),打冲河之东有“阿泥河”。《明史·四川土司·建昌卫》下称为“阿宜河”,即今安宁河,阿泥之音变。清咸丰《邛巂野录》卷7“宁远府·安宁河”下注:“凉山河,东北自阿泥来注之。”此河系阿泥人曾生息其地而得名。今元阳境的阿泥里居民亦为阿泥人。康熙《元江府志·彝人种类》、 《古今图书集成》卷1560“元江府·种人”均载该府所辖今元江、墨江等地有阿泥人。嘉庆《临安府志》载,今哈尼族聚居区红河县落恐司境有“阿泥大寨”。乾隆《开化府志》载该府所辖六诏山区有阿泥寨、阿泥人。在18世纪中叶前,四川西南大渡河以南及云南滇池、哀牢山、六诏山都称哈尼族先民为阿泥。参见“哈尼族”(1633页)。

猜你喜欢

  • 固山达

    一作固山大,满语音译。官名。清初管辖驻防营官兵和内务府管辖匠役的官员。①驻防长官。顺治(1644—1661)间,草创各省驻防,即以此职授官遣戍之。如勋旧佐领唐国政(承管佟图赖原立的佐领),初次出任广东

  • 塔萨炮

    土火枪。清朝中叶,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地区塔萨村撒拉族制造,故名。系以火绳点燃后击发的一种单筒火枪。用以狩猎。据魏源《圣宗记》载:撒拉族“素业射猎,精火器”。时工艺水平已相当高,较精准。

  • 密什克多尔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墨尔根岱青四世孙茂海次子。雍正九年(1731),因受大策凌敦多布蛊惑,从父潜逃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左近。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偕兄※齐默特多尔济等迎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拜塔里克河源,东至鞥克岭,西至特及格尔噶什衮,南至扣波尔,北至札克额沁山梁。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附清。三十年,授托多额尔德尼札萨克镇国公。五十

  • 鲁古尘

    见“柳中”(1575页)。

  • 李从珂

    885—936五代后唐皇帝。934—936年在位。本姓王,镇州(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平山,小字二十三。景福(892—893)中,其母魏氏被明宗李嗣源俘娶,遂收为养子,改姓李。从义父征战,屡有军功。同光

  • 弩尔哈奇

    见“努尔哈赤”(1262页)。

  • 金山国白衣王

    见“张承奉”(1181页)。

  • 厘族

    见“里泼”(1081页)。

  • 广右战功录

    书名。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