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美人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复、万荣、卓溪,台东县的台东、鹿野、池上、东河、长滨,屏东县的牡丹等乡镇。以社为聚落单位,有正、副首领和若干长老,负责管理村社公共事务。村社男性按年龄不同分为若干级别,通常有青年级、成年级和老年级,并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如青年级成员必须接受各种有关教育和锻炼,社内重大事情,由成年级以上男性参加的社民大会讨论决定。因受汉族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便逐步推行犁耕和种植水稻,农耕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负责狩猎、捕鱼、建造房屋、制作家具、武器及参加战争。因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母系制家庭,到20世纪初仍保留许多母系多世代大家庭,人口多者可达数十人,家长由女性尊者担任,入赘男子加入妻方社团。在北部的阿美人则已流行分财异居,女方一结婚即分家,故家庭人口较少,分家的家长一般由男子担任。过去男子喜用铅盘、贝壳和竹管作耳饰。

猜你喜欢

  • 法灯

    明代云南马龙州土官。彝族。原土知州安崇子。洪武四年(1371),父卒,因年幼,由母萨住赴京告袭。十六年(1383)十月,核准。二十七年(1394)八月,奉旨袭马龙州(治今云南马龙县)土知州。

  • 内喀尔喀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 弘瞻

    ?—1768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经畲道人。世宗※胤禛第六子。乾隆三年(1738),袭果亲王。二十八年(1763),因事降贝勒。三十年,复封果郡王。卒,谥恭。善诗词,雅好藏书,著有《鸣盛集》4

  • ?—公元9年西汉时西南夷鉤町王。夜郎国鉤町(包括今云南广南县境)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鉤町王为侯。邯怨恨,被牂柯大尹周钦(又作歆)诈杀。后三边蛮夷尽反。

  • 哈喇元帅

    见“王珣”(202页)。

  • 额森特

    ?—178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台褚勒氏。以前锋马甲从征伊犁,护哈萨克使入京擢蓝翎侍卫,迁二等侍卫。乾隆三十四年(1769),以经略大学士傅恒征缅甸,率索伦兵攻老官屯。三十六年,从定边右副将军温福

  • 成汉始祖

    见“李特”(1021页)。

  • 蛮夷长官

    官名。元代始置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当地事务,明沿元制,四百户以下设此官,秩正六品,副长官从七品,为世袭土官。掌辖区内一切事务。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其承袭、革除、升降隶兵部。参见“长

  • 托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托定寺。建于11世纪初。地处西藏札达县(旧称扎朗宗)。为阿里赞普意希约倡建,据考证系仿桑耶寺。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驻锡地,古印度佛教僧人阿底峡曾于此传法讲经。原藏许多珍贵文物,后遭毁

  • 目脑脑

    又称木脑。过去景颇族地区最隆重的祭典仪式,即祭“木代鬼”。木代鬼被视为最大的“家鬼”,又是“天鬼”之一,权力最大,只有山官才能供奉。一般四五年祭一次,每次行祭数日,由山官主持,举祭时辖区内百姓都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