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为高昌王王城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约4公里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哈拉和卓(汉名二堡)村南。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为西汉王朝车师前国境内屯田部队所筑,称“高昌壁”、“高昌垒”。汉、魏、晋戊己校尉均驻于此,故又称“戊己校尉城”。此后又历为前凉昌郡郡治、麹氏高昌王国国都、唐西州州治和回鹘高昌王都。至元末明初始废。前后经历约1500余年。城址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3部分,布局似唐代长安城。城废后,大部分地面建筑毁坏,唯外城西南隅一所寺院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尚历历可数。内城北部正中有一不规则方形小保垒,高约15米,当地称为“可汗之宫”,似为宫殿遗址。本世纪初德国勒柯克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一方“北凉承平三年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据此推断,堡可能是北凉时期建筑。1928年和1930年黄文弼曾两次到故城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扎里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扎尔里赤”、“扎尔里克齐”。蒙古语“扎里”(亦作“扎儿里黑”)意为“圣旨”,“赤”意为“司事人”,即书写皇帝圣旨的官员。《元史·兵志》:“书写圣旨,曰扎里赤。”蒙古建国前,“扎

  • 葛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格林河卫。永乐七年(1409)正月,赐割林河等处女真万户宴。二月,葛林河等处女真首领秃里木等112人来朝。三月,与把城等10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

  • 大隔蔑

    “隔蔑”,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大隔蔑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有一抹里名“小隔蔑”。

  • 阿勒根彦忠

    金大臣。又作阿勒根窊产。本名窊合山。女真族。阿勒根氏。好学,通吏事。天会十四年(1136),选充尚书兵部孔目官,历任尚书省令史、右司都事、大理丞、会宁少尹、同知会宁府事、尚书吏、礼部郎中。贞元二年(1

  • 辽陵石刻集录

    书名。伪满奉天图书馆编纂。凡6卷。1934年刊行。辑录当时已出土的全部契丹小字资料,并反映当时对契丹小字研究的水平。卷一为金毓黻写的绪言,卷二是影印的辽庆陵出土的汉字和契丹小字的皇帝与皇后的哀册以及其

  • 休留茂

    见“伏连筹”(797页)。

  • 质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肃慎故地

    古肃慎族所居之地。约东临日本海,西近嫩江,南达牡丹江上游一带,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汉晋时的挹娄、南北朝至唐时的勿吉、靺鞨诸部,也大体居此。《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以肃慎故地为上京”,“其南

  • 毛怜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

  • 居车儿

    即“伊陵尸逐就单于”(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