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鲁凯语

鲁凯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鲁凯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雾台乡;台东县卑南乡。分大南、雾台、茂林、多纳、万山5个方言。大南方言分布在东部台东县卑南乡大南村;雾台方言分布在南部屏东县雾台乡;茂林、多纳、万山3个方言分布在北部高雄县茂林乡下三社,这3个方言可称为下三社方言群。大南方言受卑南语的影响,雾台方言受排湾语的影响,下三社方言群受布农语的影响,所以它们彼此差别很大。鲁凯语有23个辅音,有4个元音。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最后一个音节上。鲁凯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10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宾格形式,前面加不同的格助词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形容词有ma—型和无ma—型两类,ma—型在句中可作谓语,无ma—型一般在句中作定语和状语。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进行体、完成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可以在主语之前或后,各有不同的格助词表示。限定、修饰成分一般在被限定、修饰成分之前。

猜你喜欢

  • 辞不失

    亦译“习不失”。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酒醒”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经常酗酒,屡悖其母,其母徒单氏即把乌古出之子命名为辞不失。

  • 炒伍侕尀

    见“粆离尀”(1944页)。

  • 董忽力

    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亦译作董狐狸。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曾孙,※革兰台第五子。受明封指挥佥事。居哈剌兀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附近)。嘉靖二十七年(1548)

  • 富伦河卫

    见“甫儿河卫”(1047页)。

  • 满族

    民族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原称满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建州、海西女真为核心,吸收散在东北各地女真诸部及其他各族成员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其族源可追溯至商、周、秦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

  • 朵甘仓溏招讨司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境。其地入贡明室,初每岁一贡,后3年一贡,献马及方物,获回赐颇丰。所属官员按明土官袭替定例承袭。

  • 岛夷志略

    书名。元汪大渊撰。二卷。至正(1341—1368)中,作者附贸易商船出海,历数十国,纪所闻见成此书。内容多亲历手记,对诸国山川险要,方域疆里、民情习尚和各类物产记述颇详。所记罗卫、罗斛、针路诸国,多为

  • 奥喜县

    即“粤喜县”(2255页)。

  •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土司名。元大德元年(1297)以庆远路改置。世袭土官为壮族莫氏。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属湖广行省。统辖宜山、南丹、东兰、那州、地州、永州(今天峨地)、鸾州(今天峨地)、思恩(今环江)等州县。约属壮族聚居

  • 卑南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卑南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区域,包括台东市南王里,台东县卑南乡下槟榔、上槟榔、初鹿、美农等村;台东镇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