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徒单兀典

    【生卒】:?—1232【介绍】:金女真人。累官武胜军节度使。哀宗正大间,以兵部尚书权参知政事,行省事于徐州。天兴初,守潼关,旋奉命入援,从虢入陕州,军至铁岭,被蒙古兵截击,兵败,为追骑所杀。

  •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

    【生卒】:?—46【介绍】:东汉初匈奴人,名舆。乌累若鞮单于弟。新莽天凤间立。光武帝初,使命常通。而匈奴数与卢芳共侵北边。后遣芳还降,望得其赏而颁赏未及,入寇尤深,北边无复宁岁。

  • 沈充

    【生卒】:?—324【介绍】:东晋吴兴武康人,字士居。少好兵书,以雄豪闻于乡里。王敦引为参军,与钱凤并为敦谋士。明帝永昌初,王敦反,起兵应之。帝遣使喻之,许为司空,不纳。兵败失道,误入故将吴儒家,被杀

  • 郭僎

    字同升,开封祥符(今属河南)人。以父任调东海县尉,权咸平县丞。靖康初,勤王兵有过境剽掠,他率民兵制止,斩犯法者。金兵至,力不能敌,他往南京求援,为赵野所拒,恸哭而归。通判全州,权知浮梁县,未行,贼张顶

  • 龚万禄

    贵州人。有胆志、膂力。奢崇明反,众推为游击将军,与指挥李世勋固守建武所。城陷,自杀未死,走至叙州,请求巡抚朱燮元援兵,以收复建武。兵败,与子崇学皆死。【生卒】:?—1622【介绍】:明贵州人。不识字,

  • 孙永

    【生卒】:1019——1086字曼叔,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以荫为将作监主簿。第进士,调襄城尉。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改河北、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斥王韶献取熙河之策,降知和州。召还

  • 刘炜

    【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字有融。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以劾副都御史周铨,一度下狱。事白,累进都给事中。于朝廷举措不当,权幸非分乞求等事,均直言无所顾忌。天顺初出为云南参政,改广东,分守惠、潮

  • 刘晨

    【介绍】:东汉会稽剡溪人。相传于明帝永平十五年与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失道。行数里,遇二女,邀晨、肇至其家,食以胡麻饭,止宿,结为夫妇。留山中半载,思归求去,二女为指归路。既出,亲旧零落无相识者。讯问之

  • 顾培

    字畇滋。江苏无锡人。少时就学于宜兴汤之锜。遵高攀龙静坐法,守性善之主旨。筑共学山居,与金敞朝夕讲会。【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畇滋。学者称俟斋先生。少时以病弃举子业,习导引求长生。后弃之从宜兴汤之锜治

  • 王庆端

    字正甫,王善次子。初为郡筦库,进水军提领。在老僧口击败李遭。监筑大都城。后移戍守清口。曾随从忽必烈北征。建威武管,以处卫兵。立神锋军,亲教蹶张弩技,作整暇堂、犀利局、疏浚河渠,构室。六十余岁时,还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