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心
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求通晓历数者,他上疏极谏,且涉及时政数事。略曰“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治乱兴废”,不在传国玉玺;“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言皆激切。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求通晓历数者,他上疏极谏,且涉及时政数事。略曰“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治乱兴废”,不在传国玉玺;“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言皆激切。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生卒】:?—1850【介绍】:清江苏铜山人。嘉庆十六年武进士,授二等侍卫。道光间累擢甘肃甘州城守营参将,从平玉素普叛乱有功,官至浙江衢州镇总兵。
【生卒】:1768—1830【介绍】:清浙江山阴人,从父居广东。字春林。父卒,家贫。曾为塾师、吏员、洋商,后捐资为江西馀干县知县。以慈惠为治。旋因捕“妖贼”不得,谪乌鲁木齐。后释还。善为诗。有《春林诗
【生卒】:?-250字子弃,涿郡(治今河北涿县)人。汉宗室。初为郡吏,后举孝廉。曹魏时历任数县令、秘书郎、中书监、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与孙资长期典掌机密,参谋军国大事,以机略见长。卒后谥敬侯。【生卒
【生卒】:896-955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汉高祖刘暠弟。后汉时任太原尹,专制一方。后周代汉,他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在位期间,向契丹称侄,受其册封,并请求派军助攻后周。后周显德元年
字质夫,夔州(今四川奉节)人。任龙阳典史。龙阳濒临洞庭,年年遭受水灾,拖欠田赋数十万,被打死者相继。他慨然至京城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无回音。复上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尽于鼓下。帝闻知,同情他为民杀
【介绍】:宋处州龙泉人,字昌孺。仁宗嘉祐间进士。为广东路提举常平公事。蔡京为户部尚书、平章事,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后徽宗于禁中得其所上书,即擢为吏部员外郎。
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正统中嗣世职,为宁远卫指挥佥事,升指挥使。积功至辽东都指挥佥事。英宗被俘,因于谦推荐,升都督佥事、充任左副总兵。也先进犯北京,他冲锋陷阵,追寇至紫荆关,升都督同知,把守怀来。景泰
【生卒】:?-561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梁时以好学著称,历尚书金部郎、山阴令。敬帝时,陈霸先引入参预政事,授尚书右丞。入陈,迁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天嘉二年卒,追赠通直散骑常侍。(,参见《南史
【生卒】:729—788【介绍】:唐幽州范阳人,字周翰。玄宗天宝末,明经及第。调襄邑主簿,历婺、夔二州录事参军。代宗大历中,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佐湖南韦之晋、辛京杲幕,累迁侍御史。京杲入觐,以为留后,
【生卒】:?—401【介绍】:十六国时后凉国君。略阳人,氐族,字永绪。吕光庶长子。初封太原公。光死,杀太子绍自立。与弟吕弘相忌,弘遂起兵东苑,纂攻败之,遂称天王,建元咸宁。在位游田无度,荒耽酒色。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