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唐玄宗

唐玄宗

【生卒】:685—762

【介绍】:

即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生卒】:685-762

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景云元年(710)与太平公主合谋攻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受禅改元。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改革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安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进入唐朝的全盛时期,号称“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又沉湎于声色,官吏贪渎,政治腐败。当时均田制、府兵制破坏,京师和中原武备空虚,西北与北边的节镇掌握重兵,尾大不掉,天宝十四载(755)爆发“安史之乱”。次年逃往四川,太子亨即位灵武,遥尊他为太上皇。至德中返回长安,后抑郁而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85—762

【介绍】:

即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生卒】:685-762

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景云元年(710)与太平公主合谋攻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受禅改元。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改革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安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进入唐朝的全盛时期,号称“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又沉湎于声色,官吏贪渎,政治腐败。当时均田制、府兵制破坏,京师和中原武备空虚,西北与北边的节镇掌握重兵,尾大不掉,天宝十四载(755)爆发“安史之乱”。次年逃往四川,太子亨即位灵武,遥尊他为太上皇。至德中返回长安,后抑郁而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85—762

【介绍】:

即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猜你喜欢

  • 苗贵妃

    【生卒】:1023—1091【介绍】:宋仁宗妃。开封人。以容德入侍仁宗,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进德妃。英宗育于禁中,妃拥佑颇有恩,及即位,酬其前劳,进贵妃。卒谥昭节。

  • 朱祐榰

    【生卒】:?——1545宪宗第九子。弘治四年(1491)封寿王,十一年到封地保宁。正德元年(1506)改至德安。王府校尉暴虐市民,知府李重抑阻,王奏捕重。安陆民刘鹏为重鸣冤,王闻知后悔改。后来以贤闻名

  • 杜彦林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字宁臣。杜让能弟。僖宗乾符五年进士。昭宗光化中,累官至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哀帝天祐元年,守御史中丞。

  • 徐襄

    【介绍】:西汉鲁人。善为颂礼。继其祖父为礼容,不能通经。任礼官大夫,仕至广陵内史。

  • 杨涟

    【生卒】:1572——1625字文孺,别号大洪。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历官常熟知县、户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曾被举为廉吏第一。光宗病重,涟以小臣与顾命,有翼卫功。累升左副

  • 杨戊搜

    【生卒】:?-317略阳清水(今属甘肃)人,氐族。本姓令狐,为杨氏养子。晋惠帝元康六年率部落四千家迁居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晋愍帝授以骠骑将军、左贤王,建兴五年卒。

  • 龚廷祥

    【生卒】:?—1645【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伯兴,一字佩潜。崇祯十六年进士。南明弘光朝任中书舍人。清兵破南京,自杀。

  • 温汝能

    【介绍】:清广东顺德人,字希禹,号谦山。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官中书科中书。中岁告归,筑室莲溪上,藏书数万卷,从事著述。编有《粤东文海》、《诗海》,著有《谦山诗文钞》、《龙山乡志》、《画说》等。

  • 王也速迭儿

    【介绍】:元人。顺帝至正五年以宣徽佥院出巡山北辽东道。十二年以失误军需,由河南参政左迁添设淮西宣慰使,二十二年迁中书左丞。

  • 谯定

    字天授,涪陵(今属四川)人。少喜学佛,析其理归于儒学。后学《易经》于郭曩氏。定至汴京,闻程颐讲学于洛,洁衣往见,遂通晓道学之精义,造诣愈深,归家。时,颐贬涪,北山有岩,师友游乐其中,涪陵人称其地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