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公朝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永乐时知宁阳,坐饮酒忿争,遣戍。部民屡乞还,不许。宣德时下诏求贤,宁阳人闻有推荐公朝者,又相率赴京乞公朝还任,帝许。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永乐时知宁阳,坐饮酒忿争,遣戍。部民屡乞还,不许。宣德时下诏求贤,宁阳人闻有推荐公朝者,又相率赴京乞公朝还任,帝许。
【介绍】:
明人。永乐时知宁阳县,坐事遣戍。地方人士屡叩阍乞还,不许。二十余年后,宣宗下诏求贤,宁阳人闻之,又至京师乞公朝,帝由此知公朝为良吏,即令还任。
【介绍】:明陕西朝邑人。由国子监生累官山西布政使。为人忠信,治政宽大,有长者风。
【介绍】:明山东临清人,字勉学。尝任西安府同知。在任廉洁,治改明察。有同官子游金胜寺被杀,罪其同游者,狱已具。绎访得真凶乃寺僧,案情乃白。擢平凉知府。时平凉适遇大灾,绎督荒政有法,全活者数万人。
字中五,元城(今河北大名)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礼部侍郎。天启中,魏忠贤擢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赞机要。后为首辅。庄烈帝定魏党逆案,落职闲住。【介绍】:明大名府元城人,字中五。万历三
【介绍】:唐末河阳人,少为牙将,好读书,谨仪范,擢虎牢关使。僖宗光启中,归朱温,隶宣义军。数年间,继领亳、郑二州刺史,有农战之备,善于绥民,累官河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寻移理许田,入为金吾卫大将军,检
字公举,犍为南安(今四川乐山)人。初为刘璋绵竹令,后降刘备,历任督军从事、牂牁太守、州前部司马、谏议大夫等。曾对刘备称帝持异议,一度降为永昌从事。【介绍】:三国蜀犍为南安人,字公举。初仕刘璋为绵竹令,
【生卒】:?—1416【介绍】:明江西新建人,字文。洪武中由太学生授兵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居官廉慎勤敏。建文时升兵部左侍郎,因故连累罢黜。成祖即位,召复原官。
字德光,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本名简,后朱温改其名。初为盗,归附陕州节度使王珙,珙被李璠杀,他又取代璠为节度使。梁太祖时官至中书令,封冀王。朱友珪称帝,他降附李克用,封西平王。后唐庄宗时赐姓名为李继
【生卒】:?——1636副将,救应城,“贼”破城,不屈死。
【生卒】:1053—1110【介绍】:宋济州巨野人,字无咎,号济北,自号归来子。晁端友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十七岁随父至杭州,著《七述》以谒苏轼,轼自叹不如,由是知名。哲宗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佐郎
【生卒】:1331——1366元末随州(今属湖北)人,身长八尺多,目有重瞳。元至正十一年(1351)聚众千余人,占据青山。徐寿辉称帝,玉珍归附,任元帅,守沔阳。与元将哈麻秃战,被流箭射瞎右眼。随后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