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支选

    【介绍】:宋人。仁宗朝为画院祗候。工界画,所画太平车、楼阁特妙,兼精杂画。

  • 方履篯

    【生卒】:1790——1831字彦闻。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嘉庆举人,官历福建永定、闽县知县,天旱求雨,中暑而卒。以骈体文著称于时,尤其爱好金石文字,蓄积达万种。著有《伊阙石刻录》、《富蘅斋碑目》、

  • 李虎

    【介绍】:北周武川人。唐高祖李渊祖父。西魏时从宇文泰讨平曹泥,出战东魏。赵青雀之乱,辅魏太子出顿渭北。西魏文帝大统中累官至太尉,封陇西郡公,与宇文泰、李弼等八人,以功参佐命,时称为“八柱国家”,赐姓大

  • 陈襄妻倪氏

    鄞(今浙江宁波)人。襄早卒。妇无子,家贫。有慕其姿色者,欲遣媒求婚。妇煎沸汤毁容。媒不敢再告聘。事姑二十年,姑卒。绝食死。

  • 密佑

    【生卒】:?——1275密州(今山东诸城)人。累官权江西路副总管。咸淳十年(1274),为江西都统。元帅张荣实引兵逼抚州,佑率众迎战于进贤坪,挺进龙马坪,被元兵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伤亡惨重,仅余数十人

  • 祝良

    【介绍】:东汉长沙临湘人,字邵卿。博学有才干,曾任凉州、并州刺史,以廉平称。顺帝永和二年,象林蛮反,区怜等起兵攻城邑。三年,用李固议,拜良为九真太守。良单车入蛮中,晓以利害,降者数万,事渐平。

  • 胡大正

    【介绍】:宋建宁崇安人,初名慥,字伯诚。胡寅从子。以荫入官,累迁至泉州签判。时有乱民近临漳,泉与邻境,城门昼闭,忽近郊有持斧者四五十人,士兵捕至,同官欲问斩,大正以为持短斧者不当为攻城之贼,讯之果为樵

  • 周宸藻

    【介绍】:清浙江嘉善人,字端臣,号质庵。顺治十二年进士。由庶常改御吏,屡陈时务,皆切中弊要,巡两淮盐课罢归。工诗擅书,有《柿叶斋诗集》等。

  • 高仲舒

    【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博通经史训诂,擢明经。为相王府文学。玄宗开元初宋璟、苏颋当国,于仲舒多所咨访。终太子右庶子。

  • 刘延朗

    宋州虞城(今属河南)人。后唐末帝镇河中,他被任为军城马步都虞候,后又任凤翔镇孔目吏,被视为心腹。清泰年间,除宜徽北院使、副枢密使;专断朝政,以贿赂多少而升降官吏。后唐灭亡,被晋兵所杀。(,参见《新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