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移剌望军

    【生卒】:?——1234累官唐州制下总领,守唐州。天兴二年(1233),宋军破唐州,败走蔡州。翌年,元军破蔡州城,战死。

  • 李侗

    【生卒】:1093—1163【介绍】:宋南剑州剑浦人,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从学罗从彦,得其《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退居山里,谢绝世故四十余年,讲经说道,启迪后学,答问不倦。虽清贫

  • 陈善

    【介绍】:元松江府华亭人,字充之。任嘉兴宣公书院山长。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攻松江,善募勇壮三千人拒之。战败,流寓钱塘以终。

  • 樊建

    字长元,义阳(治今河南新野)人。蜀后主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任职期间,对姜维兴师疲众、宦官黄皓专权无能为力。蜀亡后,任晋相国参军。【介绍】:三国蜀南阳义阳人,字长元。刘禅延熙中以校尉使吴。诸葛恪称其有

  • 崔景荣

    【生卒】:?—1631【介绍】:明大名府长垣人,字自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平阳府推官,擢御史,劾东厂太监张鲸罪,历巡按甘肃、湖广、河南、四川,前后十八年。监刘綎、吴广军,镇压杨应龙叛乱。擢右佥都御史,

  • 吴纯臣

    【介绍】:宋广州番禺人。尝知连州,尽心民瘼,为崔与之所荐,除提点广西刑狱,办案剖析无疑滞。凡四历州官,告归于家,人称其急流勇退。卒年六十二。

  • 桂彦良

    【生卒】:?—1387【介绍】: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名德,号清节,以字行。元末乡贡进士。曾任包山书院山长、平江路学教授。张士诚、方国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应召赴都,授太子正字。为太子及诸王、功臣子弟师

  • 程庭

    【介绍】:清安徽歙县人,字且硕,号若庵。有《若庵集》。

  • 于石

    【介绍】: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萧诔

    【生卒】:?—495【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彦文。萧谌弟。齐郁林王隆昌中,萧鸾(明帝)辅政,与谌同附鸾,预废立,为宁朔将军。及明帝即位,封西昌侯,迁太子左率。建武二年,领军解司州围还,与谌同为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