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柔

张柔

【生卒】:1190——1268

字德刚,易州定兴(今河北定兴)人。金贞祐间,组织地主武装,累官至经略使。1218年在狼牙岭,被蒙古军俘,遂率众投降,成吉思汗还其旧职。后累败河北金军,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1232年,随从拖雷伐金,围汴京(今开封),城破,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及耆德燕赵故族十余家,卫送北归。又围睢阳,破汝南,迫使金主自杀,升为万户。1235年后,多次随蒙古军进攻南宋,得河南、两淮诸地,又随忽必烈攻鄂,战功甚多。卒。追封汝南王。


【生卒】:1190—1268

【介绍】:

金元间易州定兴人,字德刚。善骑射。金末聚族保西山东流埚。自定兴令累官为中都留守兼大兴府户、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兴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兵败被执,降蒙古。成吉思汗还其旧职。乃招集部曲,下雄、易、安、保诸州,与金将武仙争战逾年,下深、冀以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加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成吉思汗二十年,授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窝阔台汗四年,从拖雷攻金,围汴京。汴京降,取《金实录》及秘府图书,访求故族十余家,卫送北上。六年,从围蔡州,灭金。升军民万户。次年,参加攻宋战争。十一年,以本官节制河南诸翼兵马征行事。屡次攻入宋境。乃马真后二年,率军镇杞。为帐下吏诬告,得大臣之保而免。蒙哥汗即位,移镇亳州。蒙哥汗九年,从忽必烈攻鄂州,中统二年,请致仕。


【生卒】:1190—1268

【介绍】:

金元间易州定兴人,字德刚。善骑射。金末聚族保西山东流埚。自定兴令累官为中都留守兼大兴府户、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兴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兵败被执,降蒙古。成吉思汗还其旧职。乃招集部曲,下雄、易、安、保诸州,与金将武仙争战逾年,下深、冀以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加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成吉思汗二十年,授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窝阔台汗四年,从拖雷攻金,围汴京。汴京降,取《金实录》及秘府图书,访求故族十余家,卫送北上。六年,从围蔡州,灭金。升军民万户。次年,参加攻宋战争。十一年,以本官节制河南诸翼兵马征行事。屡次攻入宋境。乃马真后二年,率军镇杞。为帐下吏诬告,得大臣之保而免。蒙哥汗即位,移镇亳州。蒙哥汗九年,从忽必烈攻鄂州,中统二年,请致仕。


【生卒】:1190—1268

【介绍】:

金元间易州定兴人,字德刚。善骑射。金末聚族保西山东流埚。自定兴令累官为中都留守兼大兴府户、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兴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兵败被执,降蒙古。成吉思汗还其旧职。乃招集部曲,下雄、易、安、保诸州,与金将武仙争战逾年,下深、冀以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加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成吉思汗二十年,授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窝阔台汗四年,从拖雷攻金,围汴京。汴京降,取《金实录》及秘府图书,访求故族十余家,卫送北上。六年,从围蔡州,灭金。升军民万户。次年,参加攻宋战争。十一年,以本官节制河南诸翼兵马征行事。屡次攻入宋境。乃马真后二年,率军镇杞。为帐下吏诬告,得大臣之保而免。蒙哥汗即位,移镇亳州。蒙哥汗九年,从忽必烈攻鄂州,中统二年,请致仕。


猜你喜欢

  • 刘耀

    【介绍】:宋人,字耀卿。刘朴子。画人物承其家学。兼工山水,学马远、夏珪。

  • 元敏

    寿子。位至守内史舍人。力促宇文化及杀炀帝。化及任其为内史侍郎。后被杀。(,参见《北史》)【生卒】:?—618【介绍】:隋河南洛阳人。有才辩而轻险多诈。以父元寿有功于炀帝,擢守内史舍人。交通博徒,数泄省

  • 李璆

    【生卒】:?——1151字西美,汴(今河南开封)人。政和进士。宣和三年(1121),上书力谏取燕,贬监英州清溪镇。旋试中书舍人。陈十事,忤大臣意,罢去。绍兴中,以集英殿修撰知吉州,有治绩。官至四川安抚

  • 李彦忠

    【介绍】:元永平人。事亲至孝,父丧,庐墓,八年不至家。

  • 丰绅殷德

    【生卒】:?——1810姓钮祜禄。权臣和珅之子。娶乾隆帝固伦和孝公主为妻。累官至都统兼护军统领和内务府大臣。其父得罪后,革职,留伯爵。后屡革屡复,曾官至副都统。嘉庆十五年赐公爵衔,不久卒。

  • 段昌武

    【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子武。以《诗经》两魁秋贡。举进士。官至朝奉郎。有《毛诗集解》、《诗义指南》。

  • 陈渊

    【生卒】:?—1145【介绍】: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幾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

  • 杨训

    【介绍】:宋潭州湘潭人,字子中。登进士第。尝从学于胡安国,为高弟。

  • 刘玠

    【介绍】:宋人。为潭州将。高宗建炎中,金人攻陷潭州,战死于阵。

  • 陈御寇

    【生卒】:?—前672【介绍】:春秋时陈国人。陈宣公太子。宣公欲另立他子,乃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