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徐陵

徐陵

【生卒】:507—583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徐摘子。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生卒】:507—583

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八岁能作文,年十二,通《庄子》、《老子》义。历为梁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二年(548),出使东魏,为魏所留,后与梁贞阳侯萧渊明还。入陈,历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以推奉宜帝即位,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荐吴明彻率军北伐,遂收复淮南数十州之地。后主时,官至太子少傅卒,谥章,文集存者三十卷。(,参见《南史》)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介绍】:

三国吴会稽太末人,字元大。虞翻一见,便与友善。初历三县长,有政声。后迁零陵太守。


猜你喜欢

  • 王衍

    【生卒】:256-311字夷甫,王戎族弟。初仕为太子舍人,累至司徒、司空。“八王之乱”时,依附东海王越,建议司马越退保江南。司马越死,推为元帅,率众撤往江南,途中被石勒军包围,全部被坑杀。好老庄之学,

  • 刘昌诗

    【介绍】:宋临江军清江人,字兴伯。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官上高主簿、六合县令。有《芦浦笔记》、《六峰志》。

  • 任文公

    【介绍】:新莽时巴郡阆中人。以占术驰名。为治中从事。传能预占水旱。辟司空掾,西汉平帝初称疾归家。王莽篡位,知当大乱,率家人避入山中。

  • 李含

    字世容,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侨居始平。初举孝廉,为州别驾。依附河间王顒为长史,促使司马顒出关讨赵王伦。赵王伦死,谋议传檄使长沙王乂杀齐王冏,升河南尹。原与皇甫重、皇甫商兄弟有隙,皇甫商谄言于长沙

  • 凌操

    【介绍】:三国吴吴郡馀杭人。凌统父。初从孙策征伐,以勇猛闻名。守永平长,平山越,有治绩。迁破贼校尉。孙权统事,从讨江夏,破敌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卒。

  • 张玉

    【生卒】:1343——1400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仕元官枢密知院。元亡,逃走大沙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回归。随同大军出塞远征,至捕鱼儿海,因功授济南卫副千户,升安庆卫指挥佥事。又多次从

  • 李大觉

    【生卒】:?——1641字觉之,金溪(今属江西)人。由乡举官谷城知县,兼代理襄阳知县。张献忠陷襄阳,自缢死。

  • 张子皋

    字叔谟。齐贤孙,宗诲长子。少有才名而不自负,士人乐与之游,与尹洙最友好。举进士,试秘书郎、知新郑县。以其祖父齐贤相,迁校书郎,馆阁献颂,擢著作佐郎,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

  • 傅昌

    【介绍】:东汉颍川襄城人。傅俊子。嗣昆阳侯,徙封芜湖侯。章帝建初中,遭母忧,因上书,以国贫不愿往封邑,乞钱五十万,为关内侯。帝怒,不赐钱,贬为关内侯。

  • 陆秀夫

    【生卒】:1238—1279【介绍】: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昰、广王赵昺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