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晋废帝

晋废帝

【生卒】:342—386

【介绍】:

即司马奕。又称海西公。东晋皇帝,字延龄。哀帝弟。成帝咸康八年,封东海王。穆帝永和八年,拜散骑常侍,升平五年,改封琅邪王。哀帝死,无子嗣,太后迎立。在位期间,大司马桓温专权。太和六年桓温废帝,降为东海王,又降为海西公。徙吴。在位六年。


【生卒】:342-386

即司马奕,字延龄,丕同母弟。穆帝升平中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以琅邪王即帝位,改元太和。为帝时期,桓温掌权。太和四年(369),温伐燕失败。太和六年,被桓温废为东海王,后又降为海西公。太元十一年死。


【生卒】:342—386

【介绍】:

即司马奕。又称海西公。东晋皇帝,字延龄。哀帝弟。成帝咸康八年,封东海王。穆帝永和八年,拜散骑常侍,升平五年,改封琅邪王。哀帝死,无子嗣,太后迎立。在位期间,大司马桓温专权。太和六年桓温废帝,降为东海王,又降为海西公。徙吴。在位六年。


【生卒】:342-386

即司马奕,字延龄,丕同母弟。穆帝升平中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以琅邪王即帝位,改元太和。为帝时期,桓温掌权。太和四年(369),温伐燕失败。太和六年,被桓温废为东海王,后又降为海西公。太元十一年死。


【生卒】:342—386

【介绍】:

即司马奕。又称海西公。东晋皇帝,字延龄。哀帝弟。成帝咸康八年,封东海王。穆帝永和八年,拜散骑常侍,升平五年,改封琅邪王。哀帝死,无子嗣,太后迎立。在位期间,大司马桓温专权。太和六年桓温废帝,降为东海王,又降为海西公。徙吴。在位六年。


猜你喜欢

  • 赵道兴

    甘州酒泉(今属甘肃)人。贞观时为左武候中郎将,因精熟宫中值宿,迁右武候将军。仪凤中,位至左金吾卫大将军。文明年以老病致仕于家。【介绍】:唐甘州酒泉人。赵才子。太宗贞观初,历迁左武候中郎将。以其称职,授

  • 赵隐

    字大隐,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大中三年进士登第后,历河南尹、户兵二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咸通末拜相,乾符中罢知政事。为尚书左仆射时卒。(,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京兆奉天人,字大隐。赵存约子。初

  • 齐后主

    【生卒】:556-578名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武成帝大宁初,立为太子。565年即皇帝位,委政於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等。不亲政事,唯以游乐为念。建宫室庙宇力求工丽,滥用钱财,徭赋日重。左右亲近,

  • 陈叔齐

    【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肃。陈宣帝第十一子。博涉经史,能文。宣帝太建七年,立为新蔡王。位东扬州刺史。陈后主时,官至国子祭酒、侍中。入隋,为尚书主客郎。

  • 陈伯山

    【生卒】:550—589字静之,陈文帝第三子。天嘉元年(560)封鄱阳郡王。历为吴郡太守、南徐州刺史。陈顼辅政,不欲其掌兵权,徙为东扬州刺史。后主时,以其于诸王年最长,深相敬重。将授以太尉,未发诏而卒

  • 萧大雅

    【生卒】:533—549字仁风,梁简文帝子。大同九年(543)封浏阳县公。太清三年,侯景军已攻入建康城内,犹命左右拒战,景军渐多,乃缒城出逃,感愤发病卒。(,参见《南史》)【生卒】:533—549【介

  • 吴虔裕

    【生卒】:901—988【介绍】:宋许州许田人。仕后汉、后周,广顺初,从周太祖讨慕容彦超,历右卫、左金吾卫二大将军。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判左街仗事。前后掌金吾三十余年。性简率,言多轻

  • 科玛

    【生卒】:?——1775姓敖拉。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中,以三等侍卫从征金川土司叛乱,多次破敌立功。赐号“纳亲巴图鲁”,累升至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任领队大臣。乾隆四十年,战死于基木斯丹当噶之役。后列名前五

  • 神秀

    【生卒】:约606—706【介绍】:唐僧。汴州尉氏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师禅宗五祖弘忍于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卒,传法于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学人甚众。倡“渐悟”禅学。九十

  • 方阜鸣

    【生卒】:1157—1228【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子默。方秉白子。孝宗淳熙末主司选补太学士,奏赋第一,声律擅天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辟盐城尉、泰州海安镇,历佥书平海、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勤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