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田叔

    秦汉之际赵陉城(今河北定县南)人。为人任侠。初事赵王张敖为郎中,张敖获罪捕入长安,他与孟舒等人自愿髠钳随敖至长安,张敖获释降为宣平侯,他被荐于刘邦,任为汉中郡守。文帝时力举孟舒,使其官复云中郡守。后为

  • 张克嶷

    【生卒】:1646—1721【介绍】:清山西闻喜人,字伟公,号拗斋。康熙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有狱连执政族人,诸司莫敢任,克嶷毅然独任。出为广西平乐知府,瑶、僮杂居,号为难治,以信义服之,地

  • 师夜光

    蓟州(今河北蓟县)人。少为浮屠,善视鬼。至长安,因九仙公主绍介,玄宗奇其辩,授四门博士,得侍左右如幸臣。

  • 魏豹

    【生卒】:?—前204战国末年魏国公子。魏咎之弟。秦灭魏,沦为庶人。陈胜起义时立其兄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咎兵败,被迫自杀。他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三千人,复攻魏地,取魏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封

  • 王元淑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均一,号云汉,又号饮香。工诗画,善画兰竹。

  • 悉怛谋

    【生卒】:?—831【介绍】:唐吐蕃人。文宗大和五年任维州守将,以城降唐。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受降,并遣将据其城。时牛僧孺当国,与李德裕不和,主张还悉怛谋,并归其城,帝从之。悉怛谋遂为吐蕃所杀。

  • 王裒

    【生卒】:?—约311【介绍】:西晋城阳营陵人,字伟元。少立操尚,博学多能。父为司马昭所杀,因不臣西晋。隐居教授,屡征辟,不就。家贫躬耕,庐于墓侧,旦夕跪拜。洛阳倾覆,亲族移居江东,哀恋坟垄不去,遂死

  • 张綖

    【生卒】:1487—1543【介绍】:明扬州府高邮人,字世文,号南湖。正德八年举人。八应会试不第,谒选为武昌通判,迁光州知州。少从王西楼游,刻意填词,撰《诗余图谱》,词家以为指南。另有《杜诗通》、《南

  • 崔景真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北)。位至平昌太守,有惠政,去任之后,郡人为立祠祭祀。【介绍】:南朝齐清河东武城人。崔祖思叔。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去任之日,士人思之,为立

  • 张荣

    【生卒】:1158—1230【介绍】:金元间清州人,迁鄢陵。成吉思汗九年,从金石抹明安降蒙古,授元帅左都监。从成吉思汗西征,造舟济师有功,赐名兀速赤。升炮水手元帅。攻凤翔受伤,养病数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