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景隆

李景隆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小字九江,李文忠子。读书通典故。历掌左军都督府事。建文时以肺腑受亲任。燕王起兵南下,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受命为大将军北伐。景隆世家子,不知兵,诸宿将不为用,围北平,大败;会诸军进营白沟河,再战又大败。燕兵至京师,开门迎降。永乐初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朝廷有大事,仍以班首主议。诸功臣皆不平,连疏劾之,乃夺爵禁锢,永乐末卒。


小字九江,文忠子。白面书生。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周王及大臣一再弹劾他图谋不轨。被软禁家中。永乐末死。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小字九江,李文忠子。读书通典故。历掌左军都督府事。建文时以肺腑受亲任。燕王起兵南下,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受命为大将军北伐。景隆世家子,不知兵,诸宿将不为用,围北平,大败;会诸军进营白沟河,再战又大败。燕兵至京师,开门迎降。永乐初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朝廷有大事,仍以班首主议。诸功臣皆不平,连疏劾之,乃夺爵禁锢,永乐末卒。


小字九江,文忠子。白面书生。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周王及大臣一再弹劾他图谋不轨。被软禁家中。永乐末死。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小字九江,李文忠子。读书通典故。历掌左军都督府事。建文时以肺腑受亲任。燕王起兵南下,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受命为大将军北伐。景隆世家子,不知兵,诸宿将不为用,围北平,大败;会诸军进营白沟河,再战又大败。燕兵至京师,开门迎降。永乐初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朝廷有大事,仍以班首主议。诸功臣皆不平,连疏劾之,乃夺爵禁锢,永乐末卒。


猜你喜欢

  • 柏季纂

    【介绍】:唐魏州人。隋末为祁县令。从李渊军平京师。唐高祖武德中,历屯田农圃监,汝、遂、宜三州刺史,入为司农少卿、司农卿。乞退,拜虞州刺史,致仕。封武阳公。卒谥敬。

  • 周之琦

    【生卒】:?—1862【介绍】:清河南祥符人。嘉庆十三年进士。道光间历江西、湖北、广西巡抚,上疏言地方盐务矿务水利等事数十次。后以病乞休。

  • 公孙侨

    【介绍】:见子产。

  • 吕机

    【生卒】:1293—1342【介绍】:元婺州永康人,字审言。吕权弟。从学于许谦,刻意于学。通《春秋左氏》,尤精于《资治通鉴》。有笃行。

  • 彭时

    【生卒】:1416—1475【介绍】:明江西安福人,字纯道。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次年,即入阁预机务。辅政近三十年,颇能持正存大体。后与万安同在内阁,主张多不见用。成化中,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

  • 任延敬

    【生卒】:494-538广宁(今河北涿鹿)人。随伯父居云中,参加葛荣军。后率部降魏,为广宁太守。附高欢,孝武帝时为尚书左仆射。帝将西奔,延敬出据河北郡,待欢军。东魏初,为徐州刺史。肆行贪污,以能宽容士

  • 张泰

    【生卒】:1436—1480【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

  • 汉桓帝懿献梁皇后

    【生卒】:?-159名女莹,顺帝梁皇后妹。因梁太后、梁冀专权擅政,桓帝时位至皇后。梁太后死去,不为桓帝所亲,忧愤而死。

  • 龚全安

    【生卒】:?——1449兰溪(今属浙江)人。进士,授工科给事中,累迁左通政。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堡之役。赠通政使。【生卒】:?—1449【介绍】:明浙江兰溪人,永乐二十二年进士。累迁通政司左通政。从英

  • 祝钦明

    【介绍】:唐京兆始平人,字文思。举明经。武周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中宗景龙三年帝将郊,钦明与郭山恽阴迎韦后意,谓后有郊天地之理,帝用其言。又尝于群臣宴上据地作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