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生卒】:1873—1929
【介绍】:
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光绪十五年举人。与其师康有为同为戊戌变法首领,并称康梁。“公车上书”后,先后在上海主编《时务报》、编辑《西政丛书》,主讲长沙时务学堂。鼓吹和推进维新变法。二十四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持立宪保皇立场。辛亥革命后,初拥护袁世凯,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出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文学上曾倡导文体改良、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五四”后反对“打倒孔家店”口号。有《饮冰室合集》。
【生卒】:1873—1929
【介绍】:
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光绪十五年举人。与其师康有为同为戊戌变法首领,并称康梁。“公车上书”后,先后在上海主编《时务报》、编辑《西政丛书》,主讲长沙时务学堂。鼓吹和推进维新变法。二十四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持立宪保皇立场。辛亥革命后,初拥护袁世凯,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出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文学上曾倡导文体改良、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五四”后反对“打倒孔家店”口号。有《饮冰室合集》。
【介绍】:隋弘农华阴人。文帝族叔。北周时曾以军功拜上仪同。隋文帝即位后,赠其父杨鍾葵为柱国、尚书令、义城县公,以处纲袭之。历太子宗卫率、左监门郎将、右领军将军、蒲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迁秦州总管。性质直
【介绍】:西汉人。宣帝时为上党令,后为淮南相。
字君黼(fǔ),一名忽鲁火孙,从其父许国祯事忽必烈于潜邸。曾从许衡学。后为礼部尚书、提点太医院事。又改尚医太监。成宗即位,升中书右丞。卒。追封赵国公,谥僖简。【介绍】:元绛州曲沃人,蒙古名忽鲁火孙,字
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出身寒门。刘璋部将。奉命于涪拒刘备,失利后退守雒城,兵败被俘,不屈而死。【介绍】:东汉末蜀郡人。刘璋部将。少有胆略,初仕州从事。刘备入蜀,刘璋遣任等守涪,败退雒城。勒兵于雁桥,
【介绍】:西汉鲁国人,家徙平陵,字游。少好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论难,连折之,为博士。迁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数上书攻击朝廷大臣尸位素餐,遂废锢,终元帝世。成
【生卒】:?——1795浙江嘉善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湖北安襄郧道,福建、湖南巡抚。在福建与总督觉罗伍拉纳共同贪纵、婪索属员、被参劾后,抄家得金七百、银二十八万、田舍值六万。乾隆六十年,论罪斩决。
【生卒】:?—258【介绍】:三国魏琅邪阳都人,字公休。诸葛丰后。初以尚书郎为荥阳令。魏明帝时,累迁御史中丞尚书,以浮华免官。与夏侯玄等友善,为“八达”之一。后起为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预讨王淩,毌丘
南朝宋时人,字孝仁,本孝武帝第十八子。初封临贺王,后出继南平王刘铄,未拜即被杀。(,参见《南史》)
【生卒】:756-797琯子。初从淮南节度陈少游、浙西节度韩滉,后历任杭、辰、容等州刺史。纵情任性,不顾礼法,多有劣迹。(,参见《新唐书》)【生卒】:756—797【介绍】:唐河南人。房琯子。为人狂纵
【生卒】:1562—1621【介绍】:或作额宜都。清长白山人,后隶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随努尔哈赤起兵,征战四十余年,作战勇猛,善以少击众,以勇士著称。天命建元,为五大臣之一。官至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