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法兴

沈法兴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猜你喜欢

  • 杨乘

    【生卒】:1293—1356【介绍】:元滨州渤海人,字文载。顺帝至正初,为介休县尹,民饥散为盗,立法招之,皆弃械还家。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坐事免官,寓居松江。张士诚入平江,招之,不行,自经死。

  • 张潮

    【介绍】:唐润州丹阳人。玄宗开元时处士。工诗,所作委曲怨切,颇多悲凉。《长干行》尤为世所称。殷璠录其诗入《丹阳集》。

  • 李世鸿

    【生卒】:1842—1895【介绍】:清安徽合肥人,字海珊。咸丰间以武童投军,与太平军、捻军战,积功至守备。抗击日军入侵台湾,升都司。光绪间擢游击,中日甲午战争中,率福字军赴营口,驻守盖平县,阵亡。

  • 王回

    【生卒】:1048——1100字景深,仙游(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历知鹿邑县、宗正寺主簿、睦亲宅讲书等。与邹浩友善,浩获罪羁管新州,回敛钱与治行装,遂入狱,夺官归家。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卒。

  • 姜桂

    【生卒】:?—1762【介绍】:清山东莱阳人,字芳垂,号古砚道人。本渭女,张景崔聘为妻。通经书,能诗,善画山水,尤善临摹宋元名迹。

  • 淳于越

    战国末年齐国人。后仕秦为博士。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在会上,他向始皇进谏,主张取消郡县制,恢复商周时的分封制。始皇让群臣讨论,李斯提出儒生以古非今,应焚毁《诗》《书》,禁止私学。始皇采纳

  • 王轨

    【生卒】:?—579【介绍】:北周太原祁人,小名沙门。起家事辅城公。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颇受亲遇,处腹心之任。武帝欲诛宇文护,问轨可否,轨赞成之。以克齐晋州功,封郯国公。大破陈将吴

  • 谭金

    南朝宋时人,自北方移居新野(今属河南)。与薛安都有旧,常随征讨,平刘劭、臧质等,每有战功,渐迁至龙骧将军、南下邳太守。前废帝时为屯骑校尉,受废帝命诛杀群公。后与宗越等欲谋反,为明帝所杀。(,参见《南史

  • 杨延亮

    【生卒】:?——1835字菊泉,湖南长沙人。嘉庆进士,充山西赵城知县,道光十五年升云南安州知州。尚未离任,先天教首曹顺起事,被杀。特谥昭节。

  • 杨覃

    【生卒】:958—1011【介绍】:宋杭州钱塘人,本名蟫,字申锡。杨岩孙。从钱俶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通判寿州,有政绩,就知州事。转都官员外郎,时与李继迁战,调发刍粮,覃苛急促办,百姓怨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