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胡惟庸

胡惟庸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猜你喜欢

  • 孙克恕

    【生卒】:?—1622【介绍】:明广西马平人,字推之。万历中举人。历官贵州副使,分巡思右道。安邦彦叛时战死,赠太仆卿。

  • 李长寿

    伊川(今属河南)人。豪放有武艺,少结蛮酋,屡为祸乱。魏明帝时,用其为防蛮都督。伊川附近遂得安宁。魏乱,集兵自重。孝武帝用为广州刺史。与侯景作战,败死。(,参见《北史》)【生卒】:?—534【介绍】:北

  • 段翳

    【介绍】:东汉广汉新都人,字元章。习《易》,明风角。据传时有就其学者,未至翳即能预知其姓名。后隐居匿迹,终于家。

  • 李肃

    【介绍】:三国吴南阳人,字伟恭。少有才名。长于论议,举荐得人。孙权擢为选曹尚书,出为桂阳太守。

  • 怀贤

    【生卒】:1016—1082【介绍】:宋僧。永嘉人,字潜道。俗姓何。真宗天禧二年受具戒,屡依高僧,四主名刹。多才艺,工诗,字画有法。赐号圆通大师。

  • 邢产

    字神宝,祐子。少有文名,举秀才,为著作郎。假员外常侍、鄚县子。出使齐。父曾出使宋,时论以为美谈。位至太子中庶子。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河间鄚人,字神宝。邢祐子。举秀才,除著作佐郎。假员外

  • 周朗

    【生卒】:425-460字义利,汝南安成(今河南正阳北)人。初为南平王刘铄冠军行参军、太子舍人、司徒主簿、中军录事参军,以上奏忤旨,辞职。后为庐陵内史,又以围猎烧公廨,辞官。大明四年以居丧无礼被杀。(

  • 陈胤

    【生卒】:573—?【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承业。陈后主长子。陈宣帝太建十年,封永康公。后主即位,立为皇太子。聪敏好学,治经博通大义,善属文。为张、孔二贵妃所谗,后主祯明二年,废为吴兴王。入隋,

  • 孔腾

    【介绍】:西汉鲁人,字子襄。孔子后裔,孔鲋弟。高祖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封为奉祀君。惠帝时为博士,后迁长沙太守。终年五十七。

  • 天老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相传为辅助黄帝的七人之一。有《杂子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