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苏绰

苏绰

【生卒】:498—546

【介绍】:

西魏京兆武功人,字令绰。善算术。宇文泰召为行台郎中。周惠达称其有王佐之才,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迁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又为六条诏书: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令地方官吏不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位。尽其智能,襄助宇文泰。奉令依《周礼》改官制,未成,积劳成疾而卒。


【生卒】:498-546

字令绰,武功(今属陕西)人,世为郡中大族。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宇文泰召为行台郎中,敏於断事,渐为泰所重。大统中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伯爵。参与机密,为泰定计帐、户籍制。减省官员,设置屯田。草拟《六条诏书》,以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为政纲。泰立于座右,命百官诵习。又令不通计帐和六条者,不得为牧守令长。草成《大诰》,泰用为革除浮华文风的范文。奉命依《周礼》改定官制,未成,大统十二年卒。平素不治产业,尽心政事。泰重其遗意,丧典从简。绰认为治国者应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著有《佛性论》、《七经论》。(,参见《北史》)


【生卒】:498—546

【介绍】:

西魏京兆武功人,字令绰。善算术。宇文泰召为行台郎中。周惠达称其有王佐之才,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迁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又为六条诏书: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令地方官吏不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位。尽其智能,襄助宇文泰。奉令依《周礼》改官制,未成,积劳成疾而卒。


【生卒】:498-546

字令绰,武功(今属陕西)人,世为郡中大族。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宇文泰召为行台郎中,敏於断事,渐为泰所重。大统中为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伯爵。参与机密,为泰定计帐、户籍制。减省官员,设置屯田。草拟《六条诏书》,以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为政纲。泰立于座右,命百官诵习。又令不通计帐和六条者,不得为牧守令长。草成《大诰》,泰用为革除浮华文风的范文。奉命依《周礼》改定官制,未成,大统十二年卒。平素不治产业,尽心政事。泰重其遗意,丧典从简。绰认为治国者应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著有《佛性论》、《七经论》。(,参见《北史》)


【生卒】:498—546

【介绍】:

西魏京兆武功人,字令绰。善算术。宇文泰召为行台郎中。周惠达称其有王佐之才,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迁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又为六条诏书: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令地方官吏不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位。尽其智能,襄助宇文泰。奉令依《周礼》改官制,未成,积劳成疾而卒。


猜你喜欢

  • 孙伯礼

    惠蔚子。善隶书。为奉朝请,累迁至国子博士。(,参见《北史》)

  • 孟威

    【生卒】:?-536字能重,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明晓北方部族语,知其风俗。孝文帝时,曾招抚高车部民。后出使高昌,还,迁城门校尉、直阁将军等职,明帝正光初,迎送柔然主阿那瓌有功,迁抚军将军。节闵帝时

  • 刘隅

    【介绍】:明山东东阿人,字叔正。嘉靖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累官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边境多事,隅令所部修缮城邑,百家之聚,皆有雉堞。官至副都御史,未几罢归。有《古篆分韵》、《治河通考》。

  • 夏侯荣

    字幼权。夏侯渊第五子。博闻强记,过目不忘。随父镇守汉中,遭蜀军袭击,战亡,时年十三。【生卒】:207—219【介绍】:三国魏沛国谯人,字幼权。夏侯渊子。早慧。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过目不忘。渊战死汉

  • 陈鳣

    【生卒】:1753——1817字仲鱼。浙江海宁人。嘉庆初举孝廉方正,再中举人。先后从钱大昕、翁方纲、段玉裁游学,好藏书,精于校勘,研究唐末五代史,撰《续唐书》七十卷。又有《论语古训》、《石经说》、《经

  • 赵成侯

    【生卒】:?—前350名种。敬侯子。前375年即位。元年,公子胜与他争位,为乱被平定。多次伐卫,攻取卫乡邑七十三与甄地。又与韩攻周,分周以为二。魏举兵伐赵,赵先败于蔺,再败于怀、浍。前364年后,秦三

  • 李辰

    【介绍】:名或作宸。明浙江鄞县人,字奎南。善画翎毛。

  • 厉汪

    【介绍】:宋婺州东阳人,字万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永嘉主簿,迁知乐清县,民安其治,以“厉佛子”称之。累官西外宗丞。

  • 马实

    【生卒】:748—798【介绍】:唐幽州人。起家为范阳军要籍,迁千夫长、万夫长、三军兵马使。拜御史中丞、莫州刺史。移摄蓟州刺史。德宗贞元初,使京师。德宗奇其才,留近侍,拜左骁卫将军。

  • 慧乘

    【生卒】:555—630【介绍】:隋唐时僧。徐州彭城人,俗姓刘。年十二出家。词辩无滞,文义俱扬。隋炀帝于江都建慧日道场,延慧乘住之,号家僧。大业中于四方馆仁王行道,敕慧乘为大讲主,所讲《涅槃》、《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