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佖
【生卒】:?——1106
神宗第九子。初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哲宗立,封大宁郡王,进申王,拜司空。徽宗嗣位,拜太师,历京兆、真定尹,荆、扬、太原、兴元牧。卒,赠尚书令兼中书令、徐州牧、燕王,谥荣穆。后加赠侍中,改封吴王。
【生卒】:?——1106
神宗第九子。初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哲宗立,封大宁郡王,进申王,拜司空。徽宗嗣位,拜太师,历京兆、真定尹,荆、扬、太原、兴元牧。卒,赠尚书令兼中书令、徐州牧、燕王,谥荣穆。后加赠侍中,改封吴王。
【介绍】:或作杼、伫。夏代国君。少康之子。居原,迁老丘。相传始作甲与矛发展武装,征于东海。灭豷于戈。得夏人爱戴,死后举行隆重“报祭”之礼。
【介绍】:宋人,字耀卿。刘朴子。画人物承其家学。兼工山水,学马远、夏珪。
【生卒】:?-717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人。天授初入仕,官至太子宾客,昭文馆学士。精通谱学,名亚路敬淳。曾奉命重修《氏族志》,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189下/4971,参见《新唐书》)
【介绍】:宋闽人。高宗绍兴中知龙泉县,令行禁止。讼牒至,晓之以理,抵罪者皆自输服。以往县佐括民之老病者以为隐丁,迫使输纳,绾验而免之,邑人称颂。
【生卒】:?-31字子卫,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初为县亭长,归附刘秀后拜校尉。受命率领颍川兵,常从征伐。光武即位,官拜侍中,又迁积弩将军。光武二十八将之一。死后谥威侯。【生卒】:?—31【介绍】:东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顺帝时,父诉江迎神,被淹死。她沿江号哭,昼夜不绝,持续十七天,最后投江而死。被称为孝女,后县长于江南道旁为她立碑。【生卒】:130—143【介绍】:东汉会稽上虞人。曹盱女。顺帝
【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字青溪。乾隆六年举人。初任通道教谕,擢云南知县,署邓川县,时有水患,孝治筑长堤,开支河,数月而功成。迁太和知县,升镇沅知州。卒年七十三。
明安图之子。字景臻。充食俸生。从父遗命,与陈际新等合作完成父著《割圆密率捷法》。
【生卒】:857—918【介绍】:五代时吴越国主钱镠夫人。安国人。闺门整肃,孝敬尽礼。镠性严急,常怡颜以谏之。历封燕、晋二国,至吴越国正德夫人。夫人每岁春必归衣锦军,镠语之曰:“陌上花开可缓归。”时人
字世儒,王廙弟。初仕为光禄大夫傅祗掾。永嘉中,避乱渡江,为镇东参军。元帝即位,为侍中。从兄王敦叛乱,攻入石头城,代元帝慰劳王敦军,指责王敦背弃君臣之礼。累迁尚书仆射,封侯。成帝中,卒官,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