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伯达
字仲显,冀州(今河北冀县)人。性笃厚,有远见,博学善诗。正隆中,中进士,为诸城主簿,渐迁大理司直。大定二十五年(1185),授秘书郎兼太子司经。历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礼部员外郎、尚书刑部郎中。上言陈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之道,请求罢畿内采猎之禁。后迁刑部侍郎、太常卿。
【介绍】:
金冀州人,字仲显。博学能诗。海陵王正隆五年进士。调诸城主簿。世宗末年,被选为皇太孙(章宗)侍读。章宗时累官安武军节度使。使宋回,欲献所得金银,未及上而卒。妻傅氏言之,帝不受,乃用以置学田。
字仲显,冀州(今河北冀县)人。性笃厚,有远见,博学善诗。正隆中,中进士,为诸城主簿,渐迁大理司直。大定二十五年(1185),授秘书郎兼太子司经。历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礼部员外郎、尚书刑部郎中。上言陈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之道,请求罢畿内采猎之禁。后迁刑部侍郎、太常卿。
【介绍】:
金冀州人,字仲显。博学能诗。海陵王正隆五年进士。调诸城主簿。世宗末年,被选为皇太孙(章宗)侍读。章宗时累官安武军节度使。使宋回,欲献所得金银,未及上而卒。妻傅氏言之,帝不受,乃用以置学田。
【介绍】:唐渤海人,字景圭。本名允中。第进士,为右补阙。文宗大和初为侍御史,奏改今名。敢于切谏。李宗闵为相,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大和九年,宗闵得罪南迁,元裕出城饯送,以此贬阆州刺史。后复召
【介绍】:元睦州人,字乐年,号桐江钓叟。顺帝至元中为馀干教授,后解官归里。至正中流寓海盐,闭户著述。有《乐郊私语》。
【生卒】:?-560字长舒,天水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人。魏世徙居代。昶魏末起家为都督。西魏大统初,为相府典签。招降氐族豪帅李鼠仁等。后为长蛇镇将,招氐兵千余人。平氐乱,迁行南秦州事。西魏末,为武州刺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少通《三礼》,终官国子司业。景尤中,中宗数引近臣及修文学士宴集,席间山恽诵《鹿鸣》等诗,李峤怒其忤旨,中宗反称赞嘉奖。(189下/4970,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蒲州河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字道宁。能诗。武则天至中宗时,任职麟台,与沈佺期等唱和。玄宗开元中,累官金部员外郎、度支、考功二曹郎中。十年,官蕲州刺史。官终杭州刺史。有集。
【介绍】:明永平府滦州人。弘治九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吏科给事中。正德元年偕同官谏帝佚游,语极直切;又劾中官高凤,被廷杖除名。后起为山东佥事,未任卒。
【介绍】:一作圆泽。唐僧。住洛阳慧林寺。性疏简,通音律。好聚财,时谓之空门猗顿。代宗大历末,与谏议李源为忘形友。世多传其转生故事。
【介绍】:宋太原人,徙居京兆,字胜之。王全斌曾孙。寇準奏为三班奉职。累迁麟州都监,屡败西夏。兔毛川之役,虽流矢中面,犹杀敌百余。以功历泾州、秦凤路观察使,召拜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生卒】:?—1762【介绍】:清蒙古正黄旗人,乌梁海济勒莫特氏。乾隆间历理藩部侍郎、绥远城将军兼领归化城都统等官。先后驻乌里雅苏台、绥远城,抚辑蒙古部落,安置降人,镇压叛众。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