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曾
【生卒】:?——1892
字苕人。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诸生,从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战于苏、杭一带。光绪初,长期主办义捐赈灾事务,先后赈河南、山西、直隶、山东、浙西诸省,兴水利,以工代赈。浚洛阳、宜阳废渠,疏大清河、中事河,培千里堤。浚东淀河、青龙湾减河、筐儿港减河、饶阳滹沱河、南运减河及杭、嘉、湖河,余杭南湖;筑天津三河头堤、子牙河堤、永定河决堤、开支河、新河。历官知县、道员,两署永定河道,总办筹赈局。光绪十八年卒。赠内阁学士。
【生卒】:?——1892
字苕人。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诸生,从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战于苏、杭一带。光绪初,长期主办义捐赈灾事务,先后赈河南、山西、直隶、山东、浙西诸省,兴水利,以工代赈。浚洛阳、宜阳废渠,疏大清河、中事河,培千里堤。浚东淀河、青龙湾减河、筐儿港减河、饶阳滹沱河、南运减河及杭、嘉、湖河,余杭南湖;筑天津三河头堤、子牙河堤、永定河决堤、开支河、新河。历官知县、道员,两署永定河道,总办筹赈局。光绪十八年卒。赠内阁学士。
【生卒】:?—465【介绍】:南朝宋南阳涅阳人,字元幹。宗炳侄。少有大志,任气好武,自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文帝元嘉中,除振武将军。攻克林邑,珍宝山积,一毫无犯。元嘉三十年,刘劭杀文帝自立,随刘骏
【生卒】:957—1017【介绍】:宋大名莘县人,字子明。王祜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暴疾,驰
匡嗣长子,性愚且贪。景宗即位,为近侍。保宁间,为崇义、兴国二军节度使,以贿赂闻名。二弟德让致函切谏,终不改。后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死于乾亨初。【介绍】:辽蓟州玉田人。韩匡嗣子。早侍景宗邸。及即位,列近
本名斜也,金世祖第五子。金国初建,为国论昊勃极烈。天辅间,为忽鲁勃极烈,都统内外诸军,领军伐辽,克中京、西京、西逐辽主。太宗即位,授谙班勃极烈,与完颜宗干等参预国政。天会三年(1125),为都元帅,伐
【生卒】:1376—1437【介绍】:明浙江会稽人,字尚文,号质庵。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授刑部主事,屡辨冤狱。宣德六年,擢礼部侍郎,两使安南,不受馈赠,得使臣体。正统初纂洪武以来
【生卒】:?——1423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蜀王。十八年命驻凤阳。二十三年到封地成都。博学。帝曾称他为“蜀秀才”。在凤阳,曾请儒生学士商榷文史。在蜀,曾聘请方孝儒为世子老师,表孝儒居
【生卒】:573—637【介绍】:唐太原祁人,字大临。温大雅弟。通书记,警悟而辩。仕隋为文林郎,幽州总管罗艺司马,随艺归唐,任中书舍人,俄迁中书侍郎。高祖武德八年,以并州道行军长史从张瑾攻突厥,军败被
【介绍】: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法生。解天文卜筮。魏平凉州,入京。家贫,以术自给。官终侍御中散。献文帝天安初卒。
字允恭。湖北江夏(今武昌)人。从梅文鼎学历算,多有创新,得梅文鼎赏识,研讨梅著《历学疑问》,著《历学疑问订补》三卷,又著《五星法象》五卷,《恒星经纬表根》、《月离交均表根》、《黄白距度表根》、《论日食
【生卒】:1233—1288【介绍】:元潞州人,徙太原,字伯宣。沉毅清介,有经世志。因张德辉荐为中书省掾,改行省郎中。灭南宋时,多所赞画,累迁吏部尚书。时世祖侵交趾、日本,均上疏谏阻。除行台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