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道穆

高道穆

【生卒】:489—530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名恭之,以字行。高崇子。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纠劾不避权豪。后以兄高谦之被害,心不自安,乃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即孝庄帝)。及子攸即位,除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元颢进逼,帝从道穆计北度河,得尔朱荣助得还洛阳。以功,除御史中尉。道穆外执直绳,内参机密,谏争尽言,无所顾忌。孝庄永安三年,尔朱兆、尔朱世隆入洛,虑祸托病去官,寻为世隆所杀。


【生卒】:489?-530?

名恭之,字道穆,以字行。谦之弟。初以学行得声名。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以不避权贵除奉朝请。后自托于庄帝。庄帝即位,大受亲信。为黄门侍郎,御史中尉,参与机要。与朝政颇有匡益。尔朱荣被杀,道穆迁升大都督、尚书右仆射、南道大行台。尔朱兆军入洛,托病去官。被尔朱世隆杀害。(,参见《北史》)


【生卒】:489—530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名恭之,以字行。高崇子。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纠劾不避权豪。后以兄高谦之被害,心不自安,乃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即孝庄帝)。及子攸即位,除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元颢进逼,帝从道穆计北度河,得尔朱荣助得还洛阳。以功,除御史中尉。道穆外执直绳,内参机密,谏争尽言,无所顾忌。孝庄永安三年,尔朱兆、尔朱世隆入洛,虑祸托病去官,寻为世隆所杀。


猜你喜欢

  • 宝公

    【介绍】:金僧。磁州人,俗姓武。慧性超绝,胸次不凡。世宗大定初于滏阳造仰山寺,殿宇华丽,柱上作金蟠龙像。忽有人题诗柱上:“人道斑鸠拙,我道斑鸠巧,一根两根柴,便是家园了。”宝公大悟,即入西山,结茅以居

  • 李实

    宗室。门荫入仕。贞元十九年拜京兆尹,封嗣道王。刚愎自用,施政凶猛,趁大旱之机,肆意搜括聚敛,以固恩宠。又随其喜好,诬陷排挤朝臣。二十一年,违诏征收“逋租”,并杖杀执行的胥吏,事发,贬通州长史。(,参见

  • 徐穆

    【生卒】:1468—1511【介绍】:明江西吉水人,字舜和。弘治六年进士第二。授编修,进侍读,预修《历代通鉴纂要》,宋元论断,多出其手。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时刘瑾柄政,调诸翰林充部属,穆迁南京兵

  • 高士廉

    【生卒】:575—647【介绍】:唐渤海蓨人,名俭,以字行。高劢子。少博涉文史,敏惠强记。妹嫁长孙晟。隋末因故谪交州,唐初北归。高祖武德中为右庶子,封义兴郡公。累迁雍州治中。玄武门之变,曾预其谋。太宗

  • 庾佩玉

    南朝宋时人,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为湘州刺史王蕴宁朔府长史、长沙内史。王蕴去职,行府州事。与中兵参军韩幼宗不和,借事害韩。后佩玉也为辅国将军任侯伯所杀。(,参见《南史》)【生卒】:?—478【介绍】

  • 毕日澪

    【介绍】:清山东益都人,字秋岐。康熙贡生。官任县知县。有《滇游记》、《苍洱小纪》。

  • 杜正藏

    字为善,正玄弟。善为文赋,著《文章体式》,后学视为“文轨”。高丽、百济等地亦传习。称为《杜家新书》。(,参见《北史》)【介绍】:隋邺人,字为善。杜正玄弟。好学善文。弱冠举秀才,授纯州行参军,历下邑正。

  • 曹竟

    字子期,西汉末山阳(郡治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儒生出身,王莽执政时,去官不仕。更始政权建立,征以为丞相,封侯,不受爵。赤眉军入长安,令其降,不肯,格斗死。【生卒】:?—25【介绍】:新莽时山阳人,字子期

  • 刘成

    灵壁(今属安徽)人。从耿炳文平定长兴,任永兴翼左副元帅。数次辅佐炳文打败张士诚兵。李伯升以十万众来攻,长兴城中仅七千兵,成率数十骑出西门,击败伯升兵,擒其将宋元帅,转战东门,被敌兵包围,战死。赠怀远将

  • 项荣贵

    【生卒】:1200—1279【介绍】:宋庆元府奉化人。为州庠生,有文名。理宗端平中娶荣王女临川郡主,为临川郡马都尉。时理宗遣三帅乘灭金之威,北争河南,荣贵惊谓郡主:若渝盟北伐,恐蒙古乘胜南下,江淮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