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黄叔琳

黄叔琳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生卒】:1674——1756

字崑圃。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人。康熙中期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布政使。雍正中,先后赴湖广议盐价,请治理浙江东西湖水道,兴水利溉田,皆得准行。藏书丰富,与方苞同以治经学著名。乾隆二十一年卒。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生卒】:1674——1756

字崑圃。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人。康熙中期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布政使。雍正中,先后赴湖广议盐价,请治理浙江东西湖水道,兴水利溉田,皆得准行。藏书丰富,与方苞同以治经学著名。乾隆二十一年卒。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猜你喜欢

  • 郑文宝

    【生卒】:953——1013字仲贤。彦华之子。太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数任陕西转运副使,前后送刍粮越旱海至灵武十二次,晓蕃情,知蕃语,建议营田,积粟实边,献《河西陇右图》,以为灵州不可弃。官至兵部

  • 桓济

    字仲道,桓温子。历给事中,以父勋封临贺公。桓温病笃,与兄桓熙谋诛叔父桓冲,事情泄露,迁徙长沙。【介绍】:东晋谯国龙亢人,字仲道。桓温子。穆帝升平四年封临贺郡公。助兄桓熙及叔父桓秘谋杀叔父江州刺史桓冲。

  • 袁建丰

    幼事李克用,善骑射,迁突阵指挥使、左厢马军指挥使。后唐庄宗时历任洺州、相州、隰州刺史。明宗时以旧恩召还京师,加检校太尉,遥领镇南军节度使。年五十六卒于洛阳。(,参见《新五代史》)【生卒】:873—92

  • 潘徽

    字伯彦,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善为文,敏于辞令。隋炀帝时,位京兆郡博士。与杨玄感友善。玄感败,贬为威定县主簿,赴任途中卒。(,参见《北史》)【介绍】:隋吴郡人,字伯彦。少聪敏,从名家习《诗》、《

  • 叶向高

    【生卒】:1559—1627【介绍】:明福州府福清人,字进卿,号台山。万历十一年进士。进编修。历南京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数上疏言矿税之害。以忤首辅沈一贯,久滞南京。三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

  • 李失活

    【生卒】:?-718尽忠从弟,契丹首领。开元三年背离突厥内附,唐遂复置松漠都督府,封他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兼都督。年余入朝。(199下/5351,参见《新唐书》)

  • 林昺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号方塘。隆庆间诸生。作《群书归正集》。

  • 拓跋觚

    拓跋烈弟。道武帝珪时,出使后燕,被扣留。逃走未遂,居中山读经书数十万言,为人所重。珪攻中山时,被后燕所杀。追谥秦愍王。(,参见《北史》)【生卒】:?—397【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仪弟。少侍卫

  • 卢钧

    【介绍】:唐幽州范阳人,字子和。宪宗元和四年进士。文宗大和中,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出为华州刺史。开成初,为岭南节度使,为政廉洁。武宗会昌初,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入朝,迁户部尚书。宣宗

  • 陈武

    【生卒】:?—215【介绍】:三国吴庐江松滋人,字子烈。初随孙策渡江,征讨有功,拜别部司马。复以为督,领庐江精兵。孙权统事,转督五校,累有功,进位偏将军。从征合肥,为张辽所袭,力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