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于太和七年(833),时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此时的诗人年事渐高,出任闲职,自叹事业无成,故人老去,意志有些消沉。这首诗与同期许多篇一样,表达了一种孤芳自赏、超凡脱俗的情绪。全诗以鹤
①指文昌省。尚书省的别称。白居易《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围。”②宫殿名。即文昌宫。骆宾王《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文昌隐隐皇城里,由来奕奕多才子。”权德
优游自得;安闲自在。钱起《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逍遥心地得关关,偶被功名涴我闲。”白居易《逍遥咏》:“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①沾附,点缀。杜甫《秦州见敕……凡三十韵》:“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②污染。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介绍】:许浑《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诗颔联。二句写薄暮时分的水上景象,境地凄清,诗思悲郁。出句渲染旌旗飘摇,寒浪拍岸的苍凉氛围。对句勾勒残阳归帆的苍茫画面。
【介绍】:生平不详。曾出使剑州,为人所轻视,遂恨而题诗二首于冬青馆。《全唐诗》收此2诗。
唐代包佶、李纾的并称。二人均能诗,以文章风韵主盟于德宗前期文坛,因并称。见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
【介绍】:李群玉作。这是一首抒情小诗,风雨寒夜炉前独坐,凄清寂寞,抑郁愤懑。情景交融,含蓄幽远。
传说为黄帝时医师,识金石草木之性。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东山,结庐于桐树下,被人称为桐君。一说为古时仙人,曾入穴数里,采丹石鸡为药。见南朝梁陶弘景《〈本草〉序》、晋王嘉《拾遗记·魏》。后因以“桐君”咏神
据《后汉书·舆服志下》载,汉时执法官员之冠以铁为柱卷以示正直不弯,后因以“铁柱”用为咏御史等执法官员之典。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