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于武陵

于武陵

【介绍】:

唐代诗人。名邺,以字行。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不得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有时卖卜为生,语不及荣利。曾南游潇湘,欲卜居未成,后归老于嵩阳别墅。一说即《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所载之都官员外郎、工部郎中于邺。诗长于五言,多旅游感怀,赠寄题咏之作。《客中》、《夜泊湘江》、《东门路》等为传世篇章。元辛文房称其诗“兴趣飘逸多感。每终篇一意,策名当时”。《诗人主客图》置之于“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新唐书·艺文志四》分别著录《于武陵诗》、《于邺诗》各一卷,已佚。《全唐诗》于于武陵、于邺名下各录诗一卷,多重出者。《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八。

【介绍】:

京兆杜曲(今陕西长安县南)人。宣宗大中间(847~859)进士。曾漫游商洛、巴蜀、吴楚等地。多与隐者、山僧、道士交游。其诗以五律见长,多羁旅题咏、送别寄赠之作。张为诗人主客图》以武陵为“清奇雅正主”下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1卷。《唐才子传》云:“武陵,名邺,以字行。”谓于武陵、于邺一人,但南宋以前,并无二人为一人的记载。将二人混为一人,似即始于《唐才子传》。详参“于邺”条。

猜你喜欢

  • 盗道

    《庄子·胠箧》载盗跖的徒属问:“盗亦有道乎?”然后盗跖从圣、勇、义、智、仁五个方面作了回答。后遂以“盗道”指盗贼的道德准则。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之二:“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介绍】:高适《燕歌行》诗句。二句将战士的英勇牺牲与将帅的流连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军中将士间苦乐悬殊的现实。吴汝纶说:“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卷二引)

  • 邬载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三。尝从萧颖士学。累试不第,“十年失路”(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玄宗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历仕微官,尝以侍御史巡视江南大水。后浪迹江湖,刘长卿述

  • 远树烟间没,长江地际遥

    【介绍】:王琚《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诗句。二句写行至岳阳翘首北望所见远方景象,表达了渴望早日入朝的急切心情。

  •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介绍】:韩偓《避地》诗颔联。诗写动乱的社会现实和自己漂泊异乡的生活。鸟可归巢夕阳村,而人却被迫泊孤舟于远离村庄的青草岸。对比鲜明,寓无限感慨。

  • 卢庠

    【介绍】:宣宗、懿宗时人。曾任河南府掾、鄂州观察判官。《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又2句。

  • 夏侯楚

    【介绍】:曾应进士试,余无考。《全唐诗》录其省试诗《秋霁望庐山瀑布》1首。

  • 李义山诗解

    清陆昆曾著。昆曾,字圃玉,华亭(今属上海)人。原书刊于雍正四年(1726),刻印俱佳,但流传极罕,上海书店1985年据之影印。该书不分卷,书首附录诸家诗评及《旧唐书》本传。陆氏认为李商隐长于七律,“直

  •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介绍】:刘禹锡《萋兮吟》诗句。志行高洁之士,难免成为小人毁谤的目标;小人的花言巧语,即使智者亦难防备。二句写尽官场的险恶欺诈,故末云“徒使君子伤”。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又作《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宿莱师山房期丁大不至》等。丁大,即丁凤,行大。浩然又有《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诗。诗写黄昏至初晚时分山间凉爽而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