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储光羲

储光羲

【生卒】:707?—766?

【介绍】:

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西)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排行十二。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一。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授冯翊县尉,先后转安宜、下邽、汜水县尉。后辞官归乡,曾隐居终南山。出为太祝,故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曾出使范阳。安史叛军陷长安,被俘授伪职,脱身自归,论罪系狱,贬死岭南。有《储光羲诗集》5卷,存诗220余首,《全唐诗》编为4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储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重要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稍嫌过誉。

【生卒】:706?—762?

【介绍】:

唐代诗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排行十二。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与丁仙芝同为太学诸生。十四年(726)进士及第,释褐为冯翊县佐官,其后历仕安宜、下邦、汜水等县尉。二十一年(733),辞官还乡。开元末、天宝初,隐于终南山。天宝六、七载(747、748)间,任太祝,世称“储太祝”,九载(750)前后,迁任监察御史,尝出使范阳。安史乱起,光羲陷贼,迫受伪职,后自洛阳脱身,从江汉绕道至行在,被系入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定罪后,贬谪南方(由《晚霁中园喜赦作》诗中“梅雨”、“菰菜”推知贬所在南方,而《唐才子传》云“贬死岭南”,未知何据。然光羲集中未有岭南之诗)。肃宗宝应元年(762)五月遇赦。不久,卒于贬所。储光羲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綦毋潜、丁仙芝等有交往,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扶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殷璠河岳英灵集》)。顾况谓其“声价隐隐辅轹诸子”(《监察御史储公集序》),有人将他和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然李慈铭则认为“远逊王韦、次惭孟柳”(《越缦堂读书记》卷八)。著有《储光羲集》七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另有《正论》十五卷、《九经外义疏》二十卷,《河岳英灵集》述及,并已佚。今传《储光羲诗集》五卷,《全唐诗》编诗四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事迹见唐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一。近年学术界对光羲里贯、生卒年、事迹有不同意见。

猜你喜欢

  • 酬崔五郎中

    【介绍】:李白作。崔五郎中,即崔宗之,“饮中八仙”之一,李白好友,曾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职。排行第五,故称崔五。开元二十三年(735),白游洛阳时遇崔宗之,崔有《赠李十二》诗,此诗是

  • 陆希声

    【生卒】:?—895?【介绍】: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商州属吏,后隐居义兴(今江苏宜兴),自号君阳遁叟。出为右拾遗,迁歙州刺史。昭宗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相。罢为太子少师。卒谥文。工

  • 草书屏风

    【介绍】:韩偓作。一作《题怀素草书》。吟咏所见屏风上怀素之草书。怀素,唐僧人,以善狂草著称于世,与号称“草圣”的书法家张旭并称“颠张狂素”。诗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准确生动地展示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

  • 白马篇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三列于《杂曲歌辞·齐瑟行》。三国魏曹植始为此题,郭茂倩曰:“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胡震亨云:“曹植《齐瑟行》‘白

  • 伍员涛

    相传伍子胥被逼自杀后,其尸被装入革囊投入江中,其怨愤之气因此随潮流掀起波涛,往往能损坏堤岸。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外传》。后因以“伍员涛”、“伍子涛”、“伍胥涛”指大的波涛。亦用以比喻如狂涛般的愤

  • 出头

    ①脱身,解脱。王梵志《沉沦三恶道》:“冥冥地狱苦,难见出头时。”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六八:“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②出面,挺身而出。王梵志《天下浮逃人》:“无心念二亲,有意随恶伴。强处出头来,不

  • 庄生

    即庄周。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二:“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参见“庄周”。

  • 白履忠

    【介绍】:唐代编注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尝隐居于古大梁城,时人号为梁丘子。睿宗景云中,召为校书郎。不久,弃官而归。玄宗开元十年(722),刑部尚书王志惜表荐白履忠可入阁侍读,不赴。

  • 马嵬志——唐明皇杨贵妃事迹

    胡凤丹编选,严仲义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23万字。本书共十六卷,选入唐代至清季有关李隆基杨玉环事迹的诗词584首,文427篇,为目前能够见到的关于李杨事件收集最为完备的专题选本,是

  • 四声诗

    律诗体式之一。指律诗句脚除偶句押平韵外,其余各字或全用平声字,或全用仄声字,或平仄递用。如陆龟蒙《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诗共四首,全押平韵,第一首整首全用平声字,第二首平、上递用,第三首平、去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