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元锡

元锡

【介绍】:

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约元和四年、五年(809、810),为衢州刺史。八年(813)至十年(815),为苏州刺史。十年至十四年(819),为福建观察使。十四年至十五年(820)及十五年到长庆元年(821)两度为宣歙观察使。《全唐文》存文四篇,均为谢上表。事迹见其文,参《唐刺史考》卷一三九、一四六、一五一、一五六。

猜你喜欢

  •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介绍】: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句。疮痍,疮伤,指百姓的疾苦。蝥(máo毛)贼,食禾苗的害虫,比喻豪夺吏。二句是杜甫对韦讽的属望,表现了他一贯“忧黎元”的爱民思想和对豪夺吏的痛恨。

  •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介绍】:李群玉《九日》诗颔联。二句渲染薄暮时分的苍茫景象。出句谓残阳如血,山岭树木一片染红。对句承上,在浑涵苍凉的背景上,点缀以斜飞的雁行,更见境地之凄清萧瑟。二句视野阔大,境界高远。

  • 西湖

    ①在浙江杭州城西。汉代称明圣湖,唐代始称西湖。白居易《杭州回舫》:“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②在今四川省广汉市。严公贶《题汉州西湖》:“凤沼才难尽,余思凿西湖。”③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许浑

  • 谦光

    【介绍】: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僧。素有才辩,南唐元宗李璟待以国师之礼。性喜饮酒食肉。曾以赏牡丹诗讥刺时事,《全唐诗》录存此诗。此诗一作僧文益(大法眼禅师)。

  • 褚伯玉

    南朝齐人,字元璩。有隐逸之志,年十八,父为娶妇,伯玉逃遁至剡中瀑布山,隐居三十余年。见《南齐书·褚伯玉传》。后借指隐士。丘丹《奉酬韦苏州使君》:“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 朱长文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德宗时居于江南。曾游湖州、苏州、扬州等地。大历中游新安江寄诗郑州王使君。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等作诗送梁肃入京。能诗,所作《宿僧房》“夜静忽疑身是

  • 玳瑁

    ①一种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色,有黑斑和光泽,豪华而名贵,可做装饰品。李白《去妇词》:“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②指玳瑁甲壳制成的首饰。施肩吾《代征妇怨》:“画裙多泪鸳鸯湿,云鬓慵梳玳瑁垂。”

  • 张子房

    即张良。张良字子房。杜甫《洗兵马》:“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参见“张良”。

  • 衡漳

    古水名。即漳水。在河北境内。李敬玄《奉和别越王》:“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

  • 阿鼻

    梵语译音词。意为“无间断”,即痛苦无边。为佛教八大地狱之最下、最苦的一处。拾得《诗》之十二:“杀他鸡犬命,身死堕阿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