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前。许棠《成纪书事二首》之二:“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张安石《苦别》:“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
【介绍】:唐末诗人。与方干友善,方干有《别孙蜀》诗。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汉张衡《四愁诗》之四:“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后因以“青玉案”指回赠之物。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王铎《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水池名。在华山玉女祠前。杜甫《望岳》:“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贾岛《马戴居华山因寄》:“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介绍】:刘禹锡作。据诗引所题,作于大和二年(828)三月。其时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后,入京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有感于兔葵燕麦,而题此七绝。诗的特点在于讽刺性极强,诗人虽在巴山楚水荒凉之地生活二十余
【介绍】:见金厚载。
【介绍】: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前四句。张綖曰:“此章叙其制敌之略。一篇大意,只在‘擒贼先擒王’一句,上三句皆为此句起兴。”(《杜工部诗通》卷二)黄生曰:“四语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杜诗说》卷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又玄集》曾选录其诗,《唐诗纪事》置之于中、晚唐诗僧行列,当为中、晚唐人。居庐山东林寺,曾至嘉兴访知己。《全唐诗》存诗一首。此诗一作皎然诗,但皎然未定居东林寺,当
【介绍】:见直玄。
战国初哲学家,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孟子曾极力抨击他的“为我”思想。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