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及第。能诗。《望山》等较佳。《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卢士衡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含“补遗”)存诗九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
【介绍】:唐代诗人。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历仕吏部员外郎、郎中、给事中。安史乱起,受伪职,因家风修整,为士大夫所称,后仍受重用,任检校刑部尚书,封汝南县开国公。代宗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以“席门”指清贫之家或隐士之居。杜甫《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①谓内心。杜甫《回棹》:“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②谓自我爱护,为自己考虑。权德舆《送别阮泛》:“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
南朝宋刘穆之年轻时贫穷,嗜酒而不拘行节,曾在妻兄家乞食,食毕向主人要槟榔消食,主人讥笑他天天吃不饱不需要吃槟榔,后刘穆之作了丹阳尹,召集妻子的兄弟吃饭,并送上一金柈槟榔。见《南史·刘穆之传》。后因以“
【介绍】:元和四年(809)进士。历官侍御史、尚书郎。大和七年(833)为袁州刺史,累迁御史中丞。武宗会昌中为太仆卿,三年(843)出使黠戛斯。官终国子祭酒。赵蕃工诗文,长于赋颂。《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歧路,叉路,指分手之处。二句谓大丈夫志在四方,不要像小儿女那样,分别时哭哭啼啼。志向高远,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介绍】:刘商作。诗题一作《合溪送王永归东郭》。王永,作者友人,两诗均写送别之感。第一首以美丽春景反写送别之苦,以水为喻表达别后相思之情。第二首仍以无限春光为烘托,极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别后孤独惆
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谢袭封康乐公,故称。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杨巨源《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介绍】:韩愈作于元和五年(810)。诗题一作《送李正字归湖南》,又作《送李础判官归湖南》。李正字,即李础,贞元十九年进士,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湖南观察推官。时韩愈以都官员外郎守东都省,础父仁钧亦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