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书
国别体断代史。清梁廷枏撰。十八卷。此书卷一至六为本纪,卷七为后妃传,卷八为诸王公主传,卷九至一三为诸臣传,卷一四为轩辕述等传及女子传,卷一五、一六为宦官传,卷一七为方外传,卷一八为叛逆传及外传。附《南汉书考异》十八卷,《南汉文字略》四卷,《南汉丛录》二卷。道光己丑九年(1829)自序云:“大抵根据正史、《通鉴》、舆地诸书,旁及说部金石。事同则采其古,事异则采其详,说有不可通,则旁推曲引,务求必当。至单词片语,散存群籍,苟于史例无害,亦并缀补靡遗。”有藤花亭刊本。
国别体断代史。清梁廷枏撰。十八卷。此书卷一至六为本纪,卷七为后妃传,卷八为诸王公主传,卷九至一三为诸臣传,卷一四为轩辕述等传及女子传,卷一五、一六为宦官传,卷一七为方外传,卷一八为叛逆传及外传。附《南汉书考异》十八卷,《南汉文字略》四卷,《南汉丛录》二卷。道光己丑九年(1829)自序云:“大抵根据正史、《通鉴》、舆地诸书,旁及说部金石。事同则采其古,事异则采其详,说有不可通,则旁推曲引,务求必当。至单词片语,散存群籍,苟于史例无害,亦并缀补靡遗。”有藤花亭刊本。
传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曾从地下挖出灰炭,询之西域僧人,乃知是上古天地大劫时的馀灰。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因以“昆明劫灰”喻指战乱。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亦
【介绍】:李白作。雍尊师,名不详。尊师,道士的尊称。此为蜀中少作。诗写至山中访道的情景:首联谓道士隐居深山,逍遥不记年月;颔联写上山寻访的过程;颈联以青牛卧、白鹤眠写道士的闲适;尾联写在暮烟中告别下山
西汉严安、徐乐的合称。二人因上书汉武帝言世务,被任为郎中。后借指有才之士。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十年(815)被贬江州司马时,江城十月已是准备冬装的季节了,诗人夜晚登楼,听到远处砧上捣帛的声音,不禁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授衣”、“闻砧”、“高楼月”、“故园心”,都是思
本指安然而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谢安辞官隐居,“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后因以“高卧”为隐居不仕之典。王贞白《忆张处士》:“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参见“东山高卧”。
合集。唐孟浩然等著。明毛晋编。二十六卷。录孟浩然诗三卷、孟郊诗十一卷,李绅诗三卷,韩偓《香奁集》一卷,温庭筠诗八卷。有明崇祯汲古阁刻本。
【介绍】:唐代诗人。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裴度子。大中初,官主客员外郎。后官职方郎中。大中十一年(857)以声绩不立,诙谐取容,改太子中允。与温庭筠友善,好作歌曲。时人谓其“能为淫艳之曲
【介绍】:王绩《过酒家五首》其二诗句。语出《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反用之。表达了沉醉酒乡、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流露了在隋末大动乱中全身远害的愤激之情。
叙录。王重民著。自一九〇〇年从敦煌遗书内发现丰富的四部古籍以后,我国学者先后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为了提供有关敦煌古籍和文献的目录,著者广泛搜辑自一九〇九年以来发表的敦煌四部书的题记、序跋和参考资料,
诗歌。唐李翔撰。见敦煌遗书P3866,存七言律诗二十八首,《全唐诗》未收,唐人诗文集未载,两《唐书》及宋代书目均未著录,诚为罕见珍本。它的发现为探讨唐代诗人歌咏道教古迹、神话提供宝贵的资料。李翔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