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卢纶

卢纶

【生卒】:约735或739—约799

【介绍】:

唐代诗人。字允言。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郡望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司空曙外弟、李益内兄。生年一说为天宝七载(748),误。八岁始读书。天宝十五载(756)举进士不第。遇安史之乱,奉亲避地于鄱阳,学习《诗》、《礼》,与吉中孚为林泉之友。永泰元年(765)返长安。大历元年(766)起数举不第。三年(768)东归,后寓居洛阳。六年(771)经宰相元载推荐,补阌乡尉。约一年,遭谤罢官。八年(773)宰相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缙以纶能诗,礼待甚厚。十二年(777)缙得罪,纶受牵累罢职。约十三年(778)调陕府户曹参军。迁河南密县令。建中元年(780)迁昭应令。三年(782)从军佐幕。兴元元年(784)京城西面副元帅浑城辟为判官,授检校金部郎中。约贞元三年(787),河中节度使、副元帅浑瑊复辟为判官。四年(788)以吉中孚荐,复归长安。会丁忧而中孚卒,约八年(792)复入河中幕。十四年(798)因舅父韦渠牟推荐,召入内殿,应制和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不久卒。世称卢户部。《唐会要》卷七九有太子宾客卢纶,谥恭,疑为太子宾客卢迈之误。大历时期,与钱起李端等出入权贵之门,文咏唱和,驰名长安,号大历十才子。清王士禛推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其诗题材广泛,各体兼备,五绝、七律和七古尤工。主要作于安史乱中的行旅、伤乱诗和从军佐幕时的军旅诗最有名,《夜泊金陵》、《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侗》、《送韩都护还边》、《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等,抒写飘泊异乡的愁苦和对动乱时世的忧伤,赞颂从军报国的豪壮情志,多现实内容和爱国精神。酬和赠送诗最多,大部分写仕途坎坷和贫贱失意的悲愤,显示用世精神。咏物书怀诗颇有特色。应制诗和某些酬和诗思想感情平庸空泛。所作叙写真切生动,曲尽情致,语言明朗有力,流畅自然。明胡震亨称:“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彩,焕尔触目。”(《唐音癸签》卷七)《晚次鄂州》、《和张仆射塞下曲》、《长安春望》、《送李端》等为唐诗名篇。诗人卒后,唐宪宗曾命中书舍人张仲素访集遗文,文宗又命纶子简辞献所集诗五百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卢纶诗集》十卷,有散佚。传世有《卢户部集》十卷本等。刘初棠有《卢纶诗集校注》。大中中卢言撰有《兵部尚书卢纶碑》,已佚。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参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卢纶考》、王达津《唐诗丛考·卢纶生平系诗》、乔长阜《卢纶事迹考辨》。

【生卒】:748?—798?

【介绍】:

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岁值安史之乱,客居鄱阳,曾游吴越。大历初,还京师,屡举不第。六年,由宰相元载王缙举荐为阌乡尉,旋任密县令、昭应令。迁监察御史、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十二年,坐与元载、王缙善,下狱去官。十四年,调陕府户曹。贞元元年(785),为奉天行营副元帅浑瑊判官,检校金部郎中。十四、五年间,因舅氏韦渠牟荐,拜户部郎中,世因称“卢户部”。未几卒。新、旧《唐书》有传。纶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名颇著。胡震亨曰:“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彩,焕尔触目。篇章亦富埒钱(起)、刘(长卿)。以古体未遒,屈居二氏亚等。”(《唐音癸签》卷七)而潘德舆则谓“大历十才子,卢纶第一”,“卢诗清高,可以与刘文房(长卿)匹,不愧称首。”(《养一斋诗话》卷七)其诗多酬唱赠答、送别陪宴之作,而边塞诗不乏盛唐之音。存诗300余首,《全唐诗》录为5卷。有《卢户部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 尾联

    指格律诗的最后一联。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尾联一般是不要求对仗的,但也有例外。如杜甫的五律《悲秋》尾联“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七绝《绝句四首》之三尾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皆对仗。

  • 扬云

    即扬雄。雄字子云,故称。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 一杯羹

    一杯肉羹。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垒,项羽以要烹煮刘邦之父太公相要挟,刘邦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任逵

    【介绍】:代宗大历间,曾在浙东与严维等人联唱。《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题天章寺偈》1首。

  • 杜诗谚解批注

    〔韩〕李丙畴撰。见《杜诗谚解》①。

  • 济江问舟人

    【介绍】:孟浩然作。见《渡浙江问舟中人》。

  • 功成名遂

    语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后用为成语,指功业和名誉均已成就。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

  • 团扇书

    见“团扇草书”。

  • 攀缘

    ①援引他物而上。韦应物《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②佛教谓人牵扯于俗世尘缘。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杲》之二:“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庞蕴《诗偈·一日复一日》:“更莫苦攀缘,窥

  • 芙蓉幕

    本指华美帐幕。后特指高级官员的幕府。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亦作“芙蓉府”。刘禹锡《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归路芙蓉府,离堂玳瑁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