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介绍】:

①(全)储光羲作。慈恩寺塔,即今陕西西安大雁塔。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光羲与高适薛据岑参杜甫等同登慈恩寺塔,各有题咏,储诗极言塔之高险,气象宏大,摹景传神。最后四句归结到对教义的感悟,以切登佛塔之题。仇兆鳌评曰:“风秀熨贴,不愧名家。”(《杜诗详注》卷二)②(全)高适作。见《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③(全)杜甫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作者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各赋诗一首,唯据诗失传。题下原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杜甫奉和在后,故曰“同诸公”。诗以象征手法,通过登塔时所见景物之描写,曲折反映出其时危机四伏之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深沉感慨。吴瞻泰曰:“登高望远,百忧皆集。三、四两句,为一篇扼要。言天下惟放达者无忧,我非其人,翻生百忧,反言见意。‘虞舜’,忧明皇之游幸;‘瑶池’,忧贵妃之荒宴;‘黄鹤’,忧君子之去位;‘阳雁’,忧小人之贪禄。皆暗以忧字串,而妙在不即接,又以‘俯’、‘仰’二段参错成章,几以为写登塔之景,而实隐其用笔之端。意奇法变,纵横跌宕,非可以寻常规矩求之也。”(《杜诗提要》卷一)仇兆鳌曰:“同时诸公登塔,各有题咏”。“少陵则格法严整,气象峥嵘,音节悲壮,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识,感慨身世之怀,莫不曲尽篇中,真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矣。”(《杜诗详注》卷二)

猜你喜欢

  • 少昊司

    见“少昊”。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介绍】:杜甫《登岳阳楼》诗颈联。二句自怜身世,举目无亲,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孤寂落寞,写情黯淡,凄然欲绝。

  • 效陶彭泽

    【介绍】:韦应物作。陶彭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诗抒写节序流转、人生易逝之叹,表达了洞悉物性、及时饮酒尽乐的思想情怀。立意取境均脱胎于陶渊明《饮酒》其一。明高棅评曰:“苏州诗,去陶自近,至《郊陶》则

  • 小寒食舟中作

    【介绍】: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寒食日在湖南所作。小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次日为小寒食。此诗写寒食所见春日之美好景物和对长安的思念。其中“娟娟”一联,写戏蝶、飞鸥,尤为生动活泼。黄生曰:“

  • 秋晚登古城

    【介绍】:李百药作。此诗写秋晚登城所见所怀。诗紧扣秋晚二字展开描述,辞意萧瑟沉雄。末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化出,虽承接自然,但语意过露,略无余韵。

  • 唐诗百家全集

    钟叔河主编。海南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本文库是以李白、杜甫为首的唐代一百位杰出诗人诗作全集的汇编。一人一集,共一百部,计收诗二万七千三百余首,囊括了唐诗绝大部分名篇佳作。所收全集均据善本别集,无别

  •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介绍】:元稹《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诗句。这两句诗描绘了越州白日雨后烟岚环绕,夜晚华灯满山的景色。诗人以此夸耀自己的州宅处于仙境般的美景之中。

  • 丰溪存稿

    诗集。五代吕从庆撰。此集一卷,录诗四十五首,历代史志书目未见著录,清乾隆五年(1740)由从庆裔孙吕积祚刊行,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者谓此书“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传于世,论者

  • 春思

    【介绍】:①(全)李白作。为新题乐府。此诗以燕草和秦桑起兴,写思妇思边之苦及对爱情的坚贞。燕草,燕地之草,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秦桑,秦地之桑,此指思妇所在之地。“当君”二句,萧士赟评云:“燕

  • 一坐

    ①刚刚坐下;一度坐下。白居易《溪中早春》:“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②满座,全部在座之人。孟浩然《与顾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③犹一座。指高耸的东西。王昌龄《素上人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