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说

唐诗说

①清刘廷忠编。廷忠,字抱悫,约为清乾隆时人。《唐诗说》,八卷。选录唐人近体诗291首,按体分排,依次为五绝46首,七绝52首,五律82首,七律64首,五排47首。有题解、注释、评析。书前有凡例和刘氏自序1篇。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三乐斋刻本。②夏敬观著。有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5年排印本。是书分正、续二集,正集总论唐代诗人,自李、杜以下,王、孟、韩、柳、元、白等均予论述。续集复列唐初至唐末诗人110人,继加评说。后附《刘融斋诗概诠说》2篇。

猜你喜欢

  • 唐僧诗

    总集。唐僧法钦编。一说法钦系宋代人。《直斋书录解题·总集类》著录《唐僧诗》三卷,谓吴僧法钦集唐僧三十四人诗二百余篇,杨杰次公为之序。《文献通考》作四百余篇,《汲古阁毛氏藏书目录》作三百余篇。其后未见刊

  • 萍散鱼时跃,林幽鸟任歌

    【介绍】:张说《湘州北亭》诗句。萍,浮萍,一种水草。二句从俯视、仰视两个角度写鱼跃鸟歌的自由欢快情景,表达了大自然广阔的自由空间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晚唐诗僧玄览《题竹》“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二句,

  • 云心鹤眼

    比喻高远超逸的处世态度。白居易《酬杨八》:“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 峄阳树

    犹峄阳桐。司马逸客《雅琴篇》:“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

  • 声对

    即借音对。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东卷》:“声对者,若‘晓路’,‘秋霜’;‘路’是道路,与‘霜’非对,以其与‘露’同声故。”参见“借音对”。

  • 柴桑

    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代为寻阳郡治所,为诗人陶潜的故乡。后用以代指陶潜或咏县令。卢纶《送乐平苗明府》:“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曹松《赠雷乡张明府》:“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 陆畅

    【介绍】:唐代诗人。字达夫。湖州(今属浙江)人,郡望吴郡(治今江苏苏州)。生卒年不详。贞元中,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从事。曾反李白《蜀道难》而作《蜀道易》以颂韦。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以进诗授太

  • 访戴

    见“访戴船”。

  • 王李高岑

    唐代王维、李颀、高適、岑参的并称。四人都是盛唐七言古诗的名家。后人并称之。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唐人七言古诗)至王、李、高、岑四家,驰骋有余,安详合度,为一体。”

  • 青门

    ①汉代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俗呼为“青门”。诗文中多以“青门”代称长安。刘沧《下第后怀旧居》:“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无可《新年》:“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