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篇名。篇中借大鹏与学鸠、大椿与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放弃一切大小、荣辱、死生、寿夭的差别观念,便能逍遥自在,无往而不适。陆龟蒙《补沈恭子诗》:“虽
通向燕国的道路。亦特指通往燕昭王黄金台的道路。因用为招求贤能之典。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颔联。在送别的宴席上,诗人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感慨。“聚散”虽兼指,但重点在“散”。上句是诗人坎坷经历的沉痛总结,下句用反诘,加强了感叹痛惜的语气,而对
古人作诗,凡摘取前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诗题亦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作为一种诗体。唐人这方面的创作极多。如王
漆绪邦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17.7万字。该书是一部以边塞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除“前言”外,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盛唐边塞诗勃兴的历史原因”,分“盛唐的边塞战戍的形势”、“源远流长的边
【介绍】:见竟脱。
璇玑和七曜。即北斗星和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泛指天体运行规律。卢照邻《七日登乐游故墓》:“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璇耀。”
春秋时晋人欲缺的别名。以夫妻相敬如宾著名。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又见《国语·晋语五》。白居易《赠内》:“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徐夤《龙蛰二首》之一:“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
①指汉汲黯。黯字长孺,为中大夫,能直言切谏,汉武帝恶其戆直,自朝官逐外为东海太守。见《汉书·汲黯传》。后用以称美直谏之臣。张说《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朝推长孺直,野慕隐之清。”②指汉韩安国。李德裕《
死亡。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荥阳复冥莫,罪罟已横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