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寒食

寒食

【介绍】:

①(全)卢象作。寒食,传统节令名,在清明的前一天。相传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其股腕之肉为重耳充饥,并帮助重耳返国为君,即晋文公。文公登基后遍封功臣,竟忘了封子推,子推怨恨,乃作《龙蛇之歌》,隐居绵山。文公悔悟,遣使求之,子推坚辞不出,文公令放火烧山逼其出仕,子推竟抱树被焚而死。人们同情介子推之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卢象于安史乱中为叛军所获,被迫受伪职,乱后因此而遭贬,心中郁积难平,乃借古人酒杯,以浇自己之垒块,赋此诗以泄其怨愤之情。②(全)孟云卿作。寒食,节令名。此诗前二句将二月江南繁花满枝的美丽景色与羁旅他乡的窘迫境遇相对比,见出悲苦难堪之情。后二句更由习俗之寒食禁火,联想到贫居之往往断炊,揭示出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突出了悲剧气氛,其中寄寓着深切的不平。诗借题发挥,构思巧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因而成为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贺裳评曰:“孟《寒食》诗最佳,‘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正可与韩翃诗参看。”(《载酒园诗话又编》)③(全)韩翃作。一作《寒食日即事》。寒食,节令名。此诗描绘寒食节景象,首二句写寒食之日花满长安、柳枝低拂的动人春色,以“无处不”的双重否定句式,渲染出整个长安的热闹繁华。三四句按时序写至暮色苍茫时,宫中宦者骑马传烛,皇上以榆柳之火赐于近臣。“五侯”二字寓意深切,当喻指恃宠弄权的宦官。吴乔曰:“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围炉诗话》卷一)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当时驾部郎中知制诰缺额,中书省提请御批。德宗提笔曰:“与韩翃。”但因这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再以二人同进,德宗亲书《寒食》诗,批曰:“与此韩翃。”可见,韩翃此诗当时即有盛名。

猜你喜欢

  • 徐戎

    古族名。东夷之一支。夏代至周代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徐国,后为吴所并。亦代指徐州。韩愈《赠徐州族侄》:“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

  • 法常

    【生卒】:752—839【介绍】:俗姓郑,襄阳(今属湖北)人。幼出家玉泉寺。贞元十二年(796),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大梅山,世称大梅和尚。《宋高僧传》、《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录诗偈2首。

  • 提携

    ①携带。杜甫《石镜》:“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②牵扶;照顾。韩愈《赠侯喜》:“便当提携妻与子,南入箕颍无还时。”刘得仁《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③结交;合作。李白《宿虾湖

  • 巴陵赠贾舍人

    【介绍】:李白作。巴陵,指岳州,即今湖南岳阳市。贾舍人,指贾至,曾任中书舍人,时贬岳州司马。乾元二年(759),李白游岳阳时与他相见。汉朝贾谊,受毁谤,左迁为长沙王太傅。此以贾谊兼喻贾至。“圣主恩深汉

  • 映松残雪在,度岭片云还

    【介绍】:张仲素《缑山鹤》诗句。缑山,位于今河南偃师境内。传说周灵王太子晋成仙后曾骑白鹤逗留于此。诗句以“残雪”和“片云”为喻,不仅描绘出鹤的洁白,还刻画出鹤静动之间的闲雅飘逸。

  • 百里长

    见“百里君”。

  • 再游玄都观

    【介绍】:刘禹锡作。据诗引所题,作于大和二年(828)三月。其时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后,入京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有感于兔葵燕麦,而题此七绝。诗的特点在于讽刺性极强,诗人虽在巴山楚水荒凉之地生活二十余

  • 一善自足

    谓具有一种美德就很够了。语本《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晋陆机《嘲褚常侍》:“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 玉川奴

    卢仝家贫,仅能蓄一奴一婢,韩愈《寄卢仝》诗称“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以“玉川奴”泛指奴仆。宋陆游《幽居无一事戏作》:“长须仅有玉川奴,秃尾犹无漫汉驴。”

  • 虢国夫人

    唐杨贵妃的姐姐。行三,嫁裴氏。天宝七载封为虢国夫人,得宠遇。杜甫《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