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晋东莱掖人,字仲雄,曾官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为人刚直,尝在武帝面前直斥武帝卖官钱入私门,不如汉代的桓帝、灵帝。见《晋书·刘毅传》。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郭钦上书见大计
【介绍】:见郑畋。
光头,不戴帽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介绍】:王贞白作。游白鹿洞,感而赋七绝两篇。白鹿洞,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贞元中,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于庐山,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谓其所居曰“白鹿洞”。后渤为江州刺史,
【介绍】:王适作。此诗写江滨早春的梅树。语言凝练质朴,脍炙人口。唐孟庄誉为“咏物之高华者”(《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寺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东宫太子李治(即后来之唐高宗)为纪念早逝生母文德皇后,拓建为大慈恩寺。寺原规模极大,云阁禅房凡
【介绍】:中晚唐人。曾应进士试,有诗题大梁临汴驿。《全唐诗》存此诗。
清朱鹤龄撰。鹤龄,字长孺,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屏居著述。著有《杜诗辑注》、《尚书埤传》等。是书依义山诗旧本编次,三卷。有顺治十六年(1659)初刻本,《四库全书》本。朱氏取明末释道源商
【介绍】:元稹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任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时。这篇富有传奇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通过连昌宫的兴废变迁,探索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朝廷治乱的因由。诗的前半部分借一老人之口诉说连昌宫当年歌舞欢
指汉人桑弘羊。据《汉书·食货志下》载:西汉洛阳人桑弘羊有心算的特长,统计数字不用筹算,并有聚财的本领。后因以“弘羊”借指善于谋算之人。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善计在弘羊,清严归仲举。”